课外活动计划

时间:2023-06-05 13:08:52
课外活动计划集锦8篇

课外活动计划集锦8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了。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外活动计划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外活动计划 篇1

新学期开始了,从本学期开始我校学习美术的队伍更加壮大了,为了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更好的让学生学好美术,美术第二课堂制定了如下计划:

一、参加人员:

全校学生

(分三组:低年级、四、五、年级各一组)

二、活动时间:

按学校规定每周周三第七节课,一般情况下每周一、二、三第七节课也活动。

三、活动内容:

1. 吸收各班的美术爱好者和学习美术的佼佼者,以鼓励和提高学生兴趣为主,扎实学生的书法基础。

2. 多介绍课外的书法家作品,故事多种形式开展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以便平时能带动其他同学去学习美术。

3. 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大量接触美术作品,培养美术尖子生,使部分同学对书法较好,能够参加书法美术的各种比赛。

4. 对个别的美术学的好的同学进行辅导,多参加一些比赛。

以上就是我二课小组的安排,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开展活动,辅助美术教学,培养学生能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美术其它训练根据本训练成效,在下学期后再另形安排。

课外活动计划 篇2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创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局面。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从本期起以每周两个学时为课外活动时间。开设以“体验新课标、新课程”为重点的,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为了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愿望和要求,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他们具有自觉接受教育和锻炼的最佳心理状态,使学生每次参加活动都能既满足各自需要,乐意参加,又确实增长见识,有所得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期的课外活动开展情况如下:

一、 活动课程设置: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本着“活动应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地、因校制宜”的五大原则。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进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课程设置如下:

1.体育类;1000米、800米、跳绳、100米、铅球、篮球、跳远。 2艺术类;唱歌、素描、书法、卡通画。

二、 课外活动具体(略)

三、 后勤保障组:

负责教学、活动设备的调剂和添置,保障课外活动的顺利开展.

课外活动措施

1、加强小组活动的管理,各班按学校安排让学生准时参加各种兴趣小组的活动,不准迟到、旷课;兴趣小组辅导教师要组织好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

2、加强班级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的管理,每班每天做到,一节辅导学生学习完成家庭作业,一节老师带领学生室内外活动。

3、加强安全教育,活动时间必须师生一起活动,防止不安全事故发生。

4、负责检查托管和负责记录兴趣小组的领导、老师要及时地做好管理、督查工作并把检查结果,每月及时、准确汇总,以便于学校进行奖励。

课外活动计划 篇3

本学期在努力教学的同时,用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用心投入,精心设计,大胆体验新课程改革,具体设想如下:

本学期的课外活动,主要以课本资料为依托,深入实际地开展活动。

选定项目,分组准备。

各个课外活动小组,根据其组的学生状况,依据各学生的特长,选取四至六个项目,并把活动安排在不同时段进行。

充分调动,争取全员行动,取得共同的收获。

在活动前未雨绸缪,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引导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在活动中争取能让更多的学生参加活动,让他们走入其中,感受其中之趣,体味其中之情,让学生的心性得到激发。

在活动之后感了知识,见识的收获,得到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提高。

一、组织学生进行课前3分钟演讲

大多数学生,其口头表达潜力较差,如不能在初中得到应有的锻炼,无论其今后升学还是就业都难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语文教师就应从学生进入初中开始就统筹安排。

对演讲的资料,每生演讲的日期,作出安排,每期开课前公布,让学生心中有数。

其讲演资料应充分思考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过高要求。

二、指导学生摘抄、剪报,积累资料。

知识是点滴之功,重在积累。

语文更是如此。

古人有“读书破万卷”、“熟读唐诗三百首”,这既是讲阅读也是讲积累。

初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积累资料的习惯。

农村乡镇初中,其图书拥有量少,报刊资料贫乏。

教师应充分利用报刊,教会学生阅读新闻通讯的方法,教会学生阅读文摘报刊的方法,教会学生摘抄做卡片的方法,组织学生收集废旧报刊杂志,学习剪报的方法,教育他们养成习惯。

每月组织学生班内交流,每期组织学生评比竞赛。

坚持不懈,学生会从各类报刊中收集到有价值的名人趣事、名言警句和优秀的文章,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办好墙报,板报和手抄报。

学生学得了知识,积累了资料,其语文水平何以反映,教师应为其找到反映语文水平的阵地,组织学生办墙报、板报、手抄报。

墙报、板报以每周一期为宜,手抄报以双周一期或一月一期为宜。

要求人人参与,定期评比,奖励优秀。

资料应结合学生生活、学习实际,设“新闻播报”、“时事点评”、“校园新事”、“心帆细语”、“青春断想”等栏目,这能使课内学得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与生活实际联系,并运用于学习生活,既培养学生的品德,更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潜力。

四、组织学生收看优秀的电影、电视,编排课本剧。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些课文情节丰富,此刻学校有多媒体教室,教师可利用这一条件,组织学生课外收看与课文有关的电影、电视,再朗读课文,展开讨论,这比课内的烦琐讲授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用心性。

教师还可组织学生编演课本剧,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篇目情节集中,场景变换化不大,适宜演出,教师可在学完课文之后,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自编自排自演课本剧。

这不仅仅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资料,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 ……此处隐藏988个字……学生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4、认真做好参加学生的辅导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培优和补差工作每周不少于一次。

三、课外学习和实践内容

激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进行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四、课外学习和实践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及时做好辅导工作。早读和晚自习下班要准时到位。

2、认真制订培优补差工作计划。定培训人、培训内容。

3、重视个体差异,针对个别学生知识缺漏下班个别辅导,并注意启发学生思考,不占用自修或课余时间集体讲课。

4、定期对培训的学生进行考试和检测,及时了解培训情况。

5、优秀生的辅导,与学科竞赛结合起来,作业设置与批改落到实处。

五.课外学习的时间、地点和实践方式

1、地点:各班级教室

2、实践方式及时间:

(1)集体辅导,利用辅导课,解决集体存在的问题。

(2)个体辅导,利用辅导课或其它空余时间解决作业中的问题。

(3)课堂辅导,授课间隙有目标、有意识地解决当时的问题。

课外活动计划 篇7

我们不但要上好每一节阅读课,而且要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抓好课外阅读活动。

现根据本年级学生的实际状况,制订如下课外阅读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标

1、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做到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我读书并快乐着”。

2、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构成。

3、开拓视野,丰富知识积累,提高整体素质。

4、透过学生、老师、家长一同参与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动书香班级和书香校园的建设。

二、活动要求

1、按计划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每一天课外阅读(包括做笔记)时间不少于30分钟,阅读量不少于20xx字。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阅读过程中,应适当对文章中的重点、难点、精彩语句作上记号或批注,并将好句、好段或自己感兴趣的资料摘抄在《课外阅读笔记本》上,进行长期积累,不断丰富知识储备。

3、读写结合,提高作文潜力。

每周至少要写一篇读后感,或以读某部作品、某篇文章后所想到的事情为资料,写一篇习作。

4、背诵优秀诗文,每周不少于一篇(首)。

三、活动实施要点

1、为学生带给充足的课外读物。

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利用好学校图书馆,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借阅自己感兴趣的图书;二是办好班级图书角,图书角里的图书一部分可由学生自愿捐献,一部分由学生带来交换阅读。

2、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一方面要指导学生选取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如指导学生利用图书目录,及时找到自己需要的书,训练他们迅速阅览图书,找出自己需要的资料的潜力,以及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等,以便提高阅读的效果。

3、激发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课外阅读活动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坚持阅读。

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如举行读书汇报会、速读比赛、美文诵读比赛、讲故事比赛、读书笔记展评、阅读之星评选等。

此外,还能够邀请家长到校参加读书活动,增加读书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4、重视阅读评价,抓好检查落实。

教师和家长每周要对学生的阅读状况进行一次检查,对阅读量到达要求,阅读效果好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并让他们在班上介绍自己的读书经验或心得体会。

对暂时达不到要求的学生,要热情地给予指导和帮忙,使他们端正阅读态度,改善读书方法,落实好课外阅读计划。

课外活动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科技活动的总目标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二、学生情况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册课本是科技活动课的起始册,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技活动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三、教材分析

科技活动教材包含了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专题研究和创新发明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每方面的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教材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反应现代科技成果和与人们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层面: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

2、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关心生态环境的道德堡垒。

五、教学措施

1、把科技活动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技活动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技活动学习。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

六、课时安排

1、吹泡泡的科学1课时

2、水会溢出来吗1课时

3、向上流的水1课时

4、奇妙的吸水瓶1课时

5、显字小魔术1课时

6、纸飞机1课时

7、返回式滚筒1课时

8、看不见子弹的枪1课时

9、小鸡啄米1课时

10、电子计算机1课时

11、身边的英特网1课时

12、电子书1课时

13、什么是发明创造1课时

14、精心选题1课时

《课外活动计划集锦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