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爷爷和小树》说课稿12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爷爷和小树》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爷爷和小树》说课稿1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入,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全班坐好的图片)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请坐。老师要找第一个坐好的,XXX奖励你一朵小红花,再找一个最有进步的。
同学们表现得都很棒。今天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个我们都认识的朋友,他们共同生活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PPT森林),其中一个朋友住在这座神秘的小木屋里(PPT木屋),他整天想着砍树,想着挣钱,森林里的树被他砍掉不少,实在让人气愤。另外两个朋友天天想办法阻止他砍树。你们知不知道他们三个是谁啊?(PPT3熊大熊二光头强)
没错,就是他们,熊大熊二每次都想方设法阻止光头强砍树,今天他们想了一个和过去不一样的办法,就是让光头强和我们一起学习今天这篇课文,教育他应该保护树木、爱护树木。一起读出我们课文的题目吧。(爷爷和小树),熊大熊二说这节课谁表现最好,学得最认真,他们放学就和谁回家。所以同学们都要加油啊。
举起你的小手我们一起写一下今天的题目。(板书“5.爷爷和小树”,此处强调“爷爷”,第二个“爷”是轻声,再读一遍。)很好,谁能在题目中找到我们以前学过的偏旁?
“父”以前学过的哪个字也是父字头?“爸爸”的“爸”。(PPT“爷爷”“爸爸”父字头)
还有呢?“禾”、“木”,分别学过有哪些字?说得真好。而且我们都知道“禾”“木”变成偏旁后最后一笔“捺”要变成“点”。
二、精讲点拨,品读研究
1、师:好,现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一遍课文,要把字音读准确,遇到本课的生字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
2、师:读完的同学马上坐好,熊大熊二在看着我们呢。
我们一起读读刚才找出来的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PPT生字)
A、生看大屏幕,指生拼读(2名)同学们读得真好,再看着生字卡片练习一下。
B、强调字音:(生字卡片,不带拼音)
(1)“爷”整体认读,不能拼读;
(2)“棵”,是什么偏旁?怎么记住这个字啊?
(3)“到”,这个字有新偏旁,立刀旁;
(4)“给”,绞丝旁加合;
(5)“穿”,穴宝盖加牙;
(6)“暖”;
(7)“冷”,这个字有新偏旁,两点水,我们前几节课学过三点水,他们有什么区别呢?
(8)“开”,谁能数数“开”字有几笔?能不能用这个字组一个词?
(9)“伞”,人字头,怎样记住这个字?
(10)热,这个字的偏旁谁能猜出来?四点底。谁的名字里有带四点底的字?说得真不错。和“热”相反的词是?“热”,好,现在男生读“热”,女生读“冷”。
C、同学们的表现都太棒了。现在咱们一起用这些生字组词,给他们找找伙伴吧。(PPT)
3、同学们读字读得都很准确,再一起看看这两个词(PPT),请同学们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1)“暖和”中的“和”和“裳”都读轻声,同学们再读一读,还有这里“暖和”的“和”,读“huo”,出示比较:爷爷和小树 暖和 字相同,读音不同,多音字。(板书) 再一起读一遍“暖和的衣裳”。很好,再看第二个词语。这个词中带点的“色”和“伞”都是平舌音,同学们读得都很准。再一起读一下这两个词。
(2)巩固识字 苹果树
过渡:小朋友们,你们的生字学得真不错。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生字宝宝走入课文,具体去
了解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吧。
1、初读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己再来读课文,想象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ppt)
2、学习自然段
师:以前老师讲过,第一行前面空了两个格,这样的一部分文字我们就说是一段。那么你看这篇文章共有几个这样的段落?(反馈:三个段落。大屏幕标注。学生动手标注。)
3、理解感悟
师:那么具体哪一段写的是爷爷在冬天为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呢?
生:第二自然段。
师:我们现在就来看第二自然段。(PPT)
师:冬天来了,大风呼呼地刮来,小树好冷啊。爷爷是怎么做的?(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
1)读(了解内容读)
初读:你能读一下冬天来了,爷爷为小树做的吗?
指生初读
师引:我们可以把爷爷为小树做的这句话用横线画上。这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大屏幕出示画横线)
生:动笔画
师:“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图片理解)(厚厚的草帘子)
我们还可以说“暖和”的什么?(PPT)
2)读(图片想象导读)
师:你瞧,爷爷多细心啊,一圈一圈地耐心地给小树绑草帘子,穿衣裳,所以小树不冷了。我想爷爷一定是特别关心小树,爱护小树的。(第一个)你能通过朗读把爷爷对小树的爱读出来吗?(第二个)谁能比他读得更好?
3)读(激情导读)
师:爷爷为小树想得这么周到,你觉得爷爷好不好啊?你喜欢他吗?小树的心里一定也和那衣服一样,很温暖,而且也和你们一样喜欢爷爷,我们一起再帮小树读一读,体会小树对爷爷的喜爱之情吧。(齐读)
过渡
引导想象:
师:穿上暖和衣裳的小树会说什么呢?
预设:
1)小树会高兴地说:
“我不冷了,谢谢爷爷。”
2)小树还会说:
“爷爷,我一定会报答你的。”
……
师:那么小树报答爷爷了吗?是怎样报答的?
B、学习3自然段
师:你能像学习第2自然段那样动笔画一画小树为爷爷做的事吗?
生:夏天到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爷爷不热了。
1)初读
指生读小树为爷爷做的
师:“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夏天小树长得茂盛的枝叶)
2)图片导读
师:因为冬天爷爷的照顾,才有夏天小树的茂盛。小树一定特别感谢爷爷。你能把小树对爷爷的感谢之情读出来吗?生读。
师:读得真好。多可爱的小树啊,懂得感激,懂得回报,我真是太喜欢他了,你喜欢吗?那就把我们的喜爱之情一起读出来吧。
生感情朗读
3)升华总结,读文
无论是给小树穿衣裳的爷爷,还是为爷爷撑开小伞遮阳的小树,都让我们无比的喜爱。那么就请带着我们的喜爱之情完整地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拓展延伸 ……此处隐藏15691个字……关系。冬天,热心、慈爱的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树为爷爷遮阳。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富有人情味的图画。人与树的关系是亲密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人与自然也应当是和睦相处的,而我们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更应当互帮互助。
二、教学目标
1、 识10 个生字和 4个偏旁。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树立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 识字和练习朗读。
2、 理解重点词语 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花草树木的关系。
三、设计意图
在各个环节安排上,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持久不够的特点,努力做到有收有放,有静有动。
1、上课开始
课件一片绿色的树木便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小树们亲切的问候,似朋友般面对面的交流,极大的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学1——2年级要认读生字1600——1800个。
同时又要让学生在起始的阅读教学中,感受到阅读课文兴趣,因此,本课教学中,力求落实好10个生字以及5个偏旁的教学,同时,把认读生字放在课文中去理解体会;让学生在整体的朗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力图很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巩固生字中,我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理、生理特点,巧妙的利用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用游戏的方法巩固、强化字词,使识字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变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3、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
低段教学中必要的范读还是能启到一定作用的。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帮、互学。考虑到孩子上课到一半时坐不住了,所以安排了全体学生起立表演朗读,让孩子能得到休息。
4、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势来解读课文,认读生字,掌握偏旁。
教学设计中,通过让学生“说、认、读、找、比”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质疑、讨论,来突破“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这两个阅读理解的难点。
5、运用想象,延伸课外。
小学生是最富想象力的。本课富有童趣,从而设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说些什么?”“爷爷和小树之间会说些什么?”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学生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给小树加以人物化的想象。本课结束,以树木对我们人类的作用,作为课外的延伸,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树木,珍惜自然的美好情感。 积极的情感能够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文魅力,所以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方式复现生字、朗读课文。我在设计教案时没有根据学生掌握生字较慢的实际情况,学生要学的生字也很多,一节课要学会认10个生字和5个偏旁,时间很紧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最后的环节有些紧张,在朗读指导方面,设计的朗读形式有的都没有用,在层次上的提高也不是太明显。
《爷爷和小树》说课稿12一、教学要求
1比鲜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闭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倍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二、教材说明
课文以图中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
教学重点是认记生字、理解重点语句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笨善闯杀究魏咸遄值钠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两个头饰,“棵、穿”的猜字图。
2币求学生观察校园、路边、生活小区的树木,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情。
(二)认字、写字
1比献
生字中,注意读准“穿、伞、暖、冷”的字音。要认识的10个生字多为单音节词,适宜随课文分散认字。从字形上看形声字居多,本课要随生字认识“父、刂、冫、人、灬”5个偏旁。根据生字的特点,也可从偏旁入手,相对集中认字。如,先复习“、日、纟、”4个偏旁,再认本课5个新偏旁,并适当说明“冫、灬、刂、父”所表示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到生字表里找找9个偏旁分别藏在什么字里,借助拼音,看看课文,想想怎样记住它。在学生议论中会发现有的用熟字换部件,有的用事物的样子(伞)就可以记住字形。教师在讨论中可提示学生:
(1)看图猜字。“棵”(左边画棵树,右边画个果子)。“穿”(上面一个洞口,下面一排牙齿)。(2)记个大概印象。对难字如“暖、热”可以不一步到位,先记个大概,随着阅读、复现,逐渐巩固。为了精确辨认生字,可安排两项练习。(1)选偏旁、部件卡片组成字读一读。
(2)比一比,组词:爷——爸、棵——课、穿——窗。
2毙醋
本课要认识笔画“”,巩固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教学时重点指导两个字:“四、五”。
四:第一笔“竖”在左半格,行笔向下略向右斜;第二笔“横折钩”起笔处和“竖”的顶部相连,横行至右上格折转向下,略向左斜至右下格向左略微钩出。第三笔“短撇”和第四笔“竖弯”,都从横上起笔在框内均匀分布。写“竖弯”时,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最后一笔“横”与第一、第二笔的收笔处相连。
五:第一笔“短横”在上半格;第二笔“竖”从“横”中点起笔,行笔略向左斜;第三笔“横折”起笔超过“短横”,向右行笔至右半格与“短横”上下对齐处折笔向下,收笔与“竖”对齐;第四笔“长横”托连第二、三笔,起笔、收笔处超过第三笔。
(三)词句
本课要求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各指的是什么。教学中可运用插图让学生明白:“暖和的衣裳”指包扎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草帘;“绿色的小伞”指枝叶茂密的树冠。还要联系上下文,从它们的作用:预防小树被冻坏、遮挡夏日炎热的阳光,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说。
文中有一对反义词:冷——热,可在阅读中点一点。
本课首次出现自然段,可先从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这样的行文方式上让学生感知,再通过一段一段地读,逐步知道一个自然段说一个意思。
(四)朗读
朗读时要提示学生,读完一个自然段要停顿一会,停顿的时间比句号长一些。
本课重点指导第二、三自然段。句中要适当停顿,如: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语气中要表达出互相关心的喜悦之情。
(五)实践活动
1笨魏“读读说说”是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词汇。练习时可先读读左边的部分,感知四个短语的结构特点,再仿照说说。指导的重点是扩大积累,运用恰当。可先同座或四人小组练说,再用四张填空卡片变换顺序开火车口头填空,比比哪一组说得恰当而不重复。
2毖菘伪揪纭<由弦爷与小树的动作、对话把第二、三段的内容演一演。这是第一次演,如学生有困难,就教师帮助编,由两个同学演给大家看,意在激发兴趣。经常演演,学生也就会自编自演了。
(六)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