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儿朵朵说课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花儿朵朵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花儿朵朵说课稿1一、设计意图:
春意盎然,百花绽放,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绚丽多彩的季节。瞧!花园里、路边,美丽的鲜花争奇斗艳,开得特别旺盛。每次散步时,孩子们都情不自禁地嚷着:“老师,花儿真美啊!”“老师,我喜欢红色的花。”看着孩子们被这些漂亮的花吸引,在那里流连往返,我想何不以此为兴趣点开展活动呢?于是我把花儿渗透到数学活动中,让孩子们在美的熏陶下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说教材:
1、本次活动主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活动过程有趣、形象,利用游戏的形式,抓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参与和操作的积极性。
3、整个活动使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难易适中、动静交替促使不同水平的幼儿在自信心上的发展,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能按照不同特征,将花瓣进行分类、匹配。
2、知道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并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3、能用不同方式表达鲜花的美丽。
教学重点、难点定为:能根据颜色、大小特征将花瓣进行分类、匹配。
四、说教学准备:
1、六个花骨朵(红、黄、蓝各2个,反面画上大小标记)、幼儿人手一片花瓣(颜色、大小不一)
2、幼儿操作内容:
第一组:白色花朵若干、油画棒(中间印有3-5的点子)
第二组:标有大小标记的花心若干,彩色花瓣。
第三组:已画好的中间印有3-5的点子的彩色花朵。
3、音乐(春天来了、找朋友)
五、说教法: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班幼儿。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我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为主要形式,以操作演示为主要方法,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通过启发引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识,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1、操作法:为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我采用了操作法,在适当的要求下,发展幼儿动手能力与观察力,体会探究的乐趣。
2、游戏法:“游戏”是低龄幼儿活动的最佳方法,教师在游戏中辅以形象生动的教具、有趣活泼的语言,会使幼儿兴致勃勃,从而寓教寓乐。
六、说学法:
1、通过丰富的可操作材料,让幼儿大胆放手操作,以此体验操作的快乐。
2、在有趣的游戏情景中,让幼儿去探索,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学习的欲望。
七、说教学程序:
首先,活动一开始,幼儿扮演美丽的花瓣,在优美的氛围下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和花的绚烂;其次,让幼儿在找一找、说一说、贴一贴的游戏活动中对颜色、大小有进一步的理解,让他们能在愉快的情境下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最后,以邀请其余小朋友来欣赏美丽的鲜花来结束整个教学活动。
开始部分:
1、以听音乐唱歌曲《春天来了》导入活动。
2、幼儿以自身为花瓣,慢慢的开花展开活动。
基本部分:根据不同特征,将花瓣进行分类,匹配。
1、按颜色不同进行分类:认识颜色
2、游戏:找朋友是以找相同颜色的花瓣朋友为主。
3、贴花朵:提供标有大小标记的花心,让幼儿按大小标记、形状匹配相应的花瓣。
4、游戏:花儿朵朵开是装饰花朵、粘贴花瓣的小组活动,以提高幼儿的兴趣度为出发点,更把幼儿对春天的喜爱表现的淋漓尽致。
结束部分:
以邀请其他幼儿来欣赏这些美丽的鲜花来结束整个教学活动。
八、活动延伸:
将今天的操作材料置于“数学区”供幼儿复习巩固操作。
花儿朵朵说课稿2设计意图:
随着春天的来临,花成了幼儿关注的焦点,大家谈论着字迹喜欢的花,了解着花的特殊作用与有趣的寓意,我带着孩子们一起认识各种各样的花,观察花的特征,认识花蕊与花瓣,花枝和花叶。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个性化的表达对花的情感,提升对生活中美的追求与向往,我设计了这节手工与绘画相结合的美术教学活动。
活动中我利用音乐引起幼儿兴趣,用PPT认识各种花,最后利用一张折纸的示意图让幼儿观察学习,学会折向日葵的方法,最后利用大幅的卷画呈现幼儿的作品,再让幼儿通过合作进行添画。
活动目标:
1、能运用折、剪、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制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2、通过观察讨论等方法,学会观察示意图,尝试用这一方法创作。
3、体验合作与创造的乐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折纸示意图。
2、大幅卷画背景。
3、人手一份操作纸,彩笔,胶水。
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分五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观看春景图,了解春天的特征在这一部分,我找一些关于春天的景色图,让幼儿观察。了解春天的特征,并说一说最喜欢春天里的什么?为第二环节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观看PPT,了解花的特征第二环节我利用一段非常美的过渡语,很自然的引出今天的主题,花儿朵朵,让孩子们来讲讲花的特征与组成,让幼儿对花的组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三部分,出示示意图,学习折叠的方法。
第三部分是今天学习的重点与难点,需要和小朋友一起观察示意图,来学习折向日葵的方法。在观察示意图时我提了六个小问题来帮助幼儿,学会观察,学会折叠。
(1)图一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2)做好图一,图二又是什么意思?
(3)图三上出现了几个字,是什么意思?
(4)图四的角落上有虚线是什么意思?
(5)图五中有把小剪刀,需要小朋友剪,你觉得应该剪在那里?谁来试一试?
(6)最后谁来试一试把他变成一朵向日葵孩子们学会了折叠,然后就是利用小朋友已有的知识对背景进行添加,花草树木蓝天小鸟,都是小朋友已经画过的,在这里进行一次全面的练习。
第四部分,幼儿操作,添画春天的背景这一环节主要是幼儿的操作,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在幼儿操作时,我改变传统的个人作画方法,利用长卷画的方法,让幼儿把作品进行粘贴,并一起在长卷画上合作添画,即改变了作画方式,又能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第五 ……此处隐藏7796个字……装饰美,感受用艺术表达生活的乐趣。
3、根据本课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能在抓住花的结构和外形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简化、夸张、添加等方法大胆进行花卉单独纹样设计。
难点:(1)能抓住花的外形特征;
(2)能很好地运用简化、夸张、添加等方法大胆地进行纹样设计。
4、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勾线笔、小训练作业纸、学生用作业纸。
(2)学生准备:彩色笔。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生和线条造型能力。花卉图案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但部分学生平时很少有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图案与写生的区别还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留下概念。如何既能抓住花的特征又能大胆地、有创意地变化还需要老师的方法指导和点拨。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重、难点,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育思想和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在“连连看”游戏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你为什么要这么连”导入教学,这样既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又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摄影图片与图案之间的区别和图案的特点,把学生带入纹样的情境中,让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欣赏比较法。让学生在欣赏、比较的基础上感受和认识图案的特点,感知图案的特点和魅力;
3、观察分析、引导发现法。学生要对图案有理性的研究,才能自己自主地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进行观察、分析、发现图案设计的规律与方法。
4、示范法。为了让学生对各种方法的运用有具体深入的认识,设计了一定的老师示范。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设计教学程序的:
一、游戏导入、感受纹样(3分钟)
为了迅速将学生注意力拉进纹样设计的情境的同时感受纹样的特点设计“连连看”游戏导入。游戏图片上面是一组三张不同花卉的摄影图片、下面一组是两排十多张上面三种花卉的纹样图片,游戏玩法就是将对应的摄影图片和纹样图片用线连起来,同时提问:你连线时有什么诀窍吗?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纹样的特点。
接着,又设计了一个“猜猜看”环节。PPT先后出示分别抓住荷花花瓣、荷花莲蓬特点进行设计的荷花纹样、抓住荷花花瓣和叶子进行纹样设计同时也更抽象的纹样共三张图片,让学生依次猜是什么花?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这些纹样主要抓住荷花的哪个部位、运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设计?再出示荷花的摄影图片,比较:照片和纹样图片有什么不一样?(照片是真实的再现,纹样则抓住花的特征大胆夸张概括)。引出课题:《花儿朵朵——纹样设计》。两个环节的设计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感受纹样特点的基础上对纹样设计的方法有所感悟,让学生较快地进入课堂状态。
二、方法探究(感受、认识、掌握简化和夸张方法)
1、认识“简化”的方法(3分钟)
(1)课件出示荷花摄影图片,在师生一起分析荷花结构和外形特点的基础上老师用简化方法画一个荷花纹样,提问:老师画的荷花与摄影照片上的荷花有什么不一样?老师是抓住荷花的哪部分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设计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进行小结。(抓住荷花特点概括简单几笔画出)
小结:简化即概括,是一种简省提炼,略去细节,抓住主要特征,不是简单地少画。
(2)为了让学生对“简化”有更深的感受和体会,同时掌握简化的要点,接着提问:这朵荷花还可以怎样进行简化?在全体学生短暂思考后请学生上台尝试简化方法画不同的荷花纹样。
(3)欣赏、评价学生尝试作业后,老师出示几个简化方法画出的不同的荷花纹样,丰富学生视野。
2、认识“夸张”的方法(3分钟)
(1)出示菊花摄影图片。请学生帮老师出主意:刚才我们学习了简化的方法,怎么用简化的方法画菊花?是为了让学生巩固如何抓花卉主要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巩固简化的方法的运用。然后老师选择学生的其中一个主意简化画出菊花纹样。
(2)老师觉得菊花的花瓣特别漂亮也最有特点,为了突出菊花花瓣的美,我准备这样画菊花。(老师在黑板上徒手画出夸张的菊花),问:你认为老师用的什么方法?(生:夸张)。老师是抓住菊花的什么特点怎样进行夸张的?菊花的叶子可以怎样进行夸张?这两个问题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在变形设计时抓住某一个具体的部位来进行。(3)老师在学生回答后选择学生的其中一种夸张画法的想法将菊花徒手画完。
小结:夸张是对自然形象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加以强化、渲染
(3)菊花还可以怎么夸张?发散学生思维,同时是暗示学生夸张又有各种各样的夸张方法。
(5)展示夸张方法画的不同菊花纹样。拓展学生视野。
三、尝试探索(4分钟)
学生在学习了两种纹样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已跃跃欲试想进行创作,也为了巩固前两种变形方法,同时为了拓展学生思维,此处我设计了一个尝试小训练:试一试:用简化或夸张的方法画一画向日葵。(时间2分钟)。此环节的尝试作业讲评非常重要。一是可以对尝试作业中的优秀作业进行欣赏,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如何抓住花卉特征,是抓住向日葵的哪个部位的什么特点进行变化的,拓宽学生思路;二是对问题作业老师要能提出合理地修改建议并进行修改。
四、再次方法探究(添画的方法)
因为简化和夸张的方法主要是运用于外形,而添画的方法主要运用于内饰,所以我将三种分为了简化、夸张和添画两组两个环节来进行。我用对比的方法出示一组添画完成的向日葵纹样,比较:跟刚才简化和夸张的向日葵纹样有什么不一样?(形状内进行了装饰)。引出并认识:点、线、面。
介绍点、线、面
花卉纹样装饰的元素——点、线、面
(1)点的表现:形状、大小、排列方式等。
你能想到什么点呢?(圆点、方点、三角形点等)。
(2)线的表现:形状、粗细、排列方式等。
你能想到什么线呢?(形状、粗细、排列方式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线)。
(3)面的表现:不同形状的面展现的效果不同。
接着对比欣赏用点、线、面来装饰各种花卉。同时通过图片欣赏引出装饰元素——色彩。
五、欣赏、观察
欣赏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设计的向日葵纹样。
(拓展学生视野)
此时顺理成章地进入学生的创作阶段。
六、学生创作
创作要求:
1、请选择一种花,运用夸张、简化、添画的方法进行花卉外形变形,再用点、线、面或点线面的综合的手法完成纹样装饰。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七、作业展评。
“小小设计师”评选。(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八、拓展
课外拓展:欣赏花的纹样的在生活中的运用。(认识到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