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的日记(合集15篇)
即将要到一天的结尾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日记吧。日记写什么内容才新颖、丰富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的日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的日记1
今天,我和爸爸去逛超市。
爸爸带我到卖蔬菜的那个小角落去买菜。我们买了2斤黄瓜、1斤西红柿,还有2斤我最爱吃的土豆。回来的路上爸爸问我:“黄瓜正好有4只,咱们一家三口,但是妈妈去济南了,我们两个人每人吃几只?我想起了以前学的除法,我说:“4÷2=2,每人吃两只。”爸爸又问:“这4只黄瓜,一共花了3元2角,每只多少钱?”我想了想,说:“3元2角,是32角,32÷4=8,每只8角。”爸爸点了点头,笑着说:“你算得真对!”今天,我真高兴呀!买到了爱吃的蔬菜,又学到了数学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数学的日记2
星期三晴
今天爸爸教我了一个首数相同尾数互补的两位数相乘时的简便算法,就是用首数乘以另一个首数加1作为积的千位和百位,再用两个尾数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十位和个位,例如63*67=?用6*(6+1)=42作为积的千位和百位,再用3*7=21作为积的十位和个位,这道题的积就是4221。
数学的日记3
20xx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天气晴
星期五,金老师教了我们新的数学知识,就是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计算步骤如下:第一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上面的个位上。第二把除数与商相乘,算出总数里分出了多少,写在被除数下面。第三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下面。第四将余数与除数相比,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另外我还会把这些东西用在日常生活中呢!
老师评语:这次表述得很清晰,看来上课挺认真的!
数学的日记4
数学是什么?有人说:数学是空谷中的幽兰,高寒中的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上的雪莲;,我说:数学是我那亲密无间的好伙伴,它藏在哪里哟!数学像一条可爱的小鱼跃进时间的大海里,一年有365天,12个月,36个旬,4个季度,一天有24小时,1440分钟。数学像一只调皮的猴子,跑进了超市里,修正贴4.76元,可擦笔2.45元,作业本3元,书包198元/个,电脑4500元/台、、、、、、数学象勇敢的蚂蚁,爬进了课本里,一片、两片、三片、四片、五片、六片、七片、八片、九片、十片飞入落花丛都不见了;1,2,3,4,5,6,7,8,9,10这些数字宝宝扭动着身子在数学王国里荡秋千,踢足球,弹钢琴,玩得好嗨!
妈妈告诉我,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可我却没发现,爸爸告诉我“你去体育馆就知道数学藏在哪了。”到了体育馆,爸爸在跑步,妈妈在跳绳,我在看书,爸爸问我:“我一共跑了35分钟,每分钟跑120M,帮爸爸算算,我一共跑了多少米?”我说:“哈哈,这可难不倒我,我用35*120=4200(M),爸爸竟然跑了4200M,他每天坚持锻炼,坚持了四个月,恭喜恭喜,爸爸减肥成功了!”
爷爷奶奶告诉我,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可我却没有发现,奶奶说:“你陪我去看场歌舞比赛,就能找到藏在生活中的数学。”哦!我陪着奶奶一起聆听那动人的歌声,欣赏优美的舞姿,切切地等待,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主持人公布歌星有13位,舞星有21位,两个奖都得有6 人,奶奶问我“得了舞星的有几人?”我用13+21-6=28(人)28-13=15(人)答:得了舞星的有15人。我真开心,原来数学躲在歌舞比赛中。
朋友,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数学的奇妙天地中去寻找并体会数学吧,它会带给你别样的精彩!
数学的日记5
今天,数学第二单元独立练习卷发下来了。我一看分数蒙了,测试之前自认为已将本单元的内容全部掌握,早上出门把易错题也重新整理了,信心十足,肯定能拿高分。没想到考砸了,居然扣了14分。对于本次练习重新做了下分析,深刻反省。
判断题:4公顷<400000平方米。()针对不同单位比大小的时候,应该要换算成同一单位,然后大的则大。400000平方米=40公顷,4公顷<40公顷,所以这道判断题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我却做错了。
解决问题
(一):修一条长25千米,宽40米的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占地多少公顷?合多少平方千米?因为长和宽的单位不一样,所以在计算之前得把单位换算成一样的。25千米=25000米,再直接用长x宽直接算面积。25000x40=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但是我第一步换算单位的时候就错了,导致这道题目全部错误。
(二):一个蔬菜种植基地长是600米,宽是300米,现在其中划出一块边长200米的正方形土地种植青菜。
(1)青菜种植面积多少平方米?200x200=40000平方米,我在计算时200x200=20000平方米,乘错了。
(2)其余种植面积是多少公顷?600x300-40000=140000平方米=14公顷。因为我在前面的面积就算错了,导致后面的也错了。
我发现数学不像语文,英语一样,错了一个单词或者词语后,只是影响的是这个单词或者词语,最多就是这个句子。但是数学的话,哪怕是错一个符号,也将影响着整道题目,甚至还会牵扯到和这个题目有关联的题。
数学的日记6
10月10日星期三晴
早晨吃完饭以后我开始写作业。我先背乘法口诀然后写A本。写完以后妈妈给我出了几道数学题,其中一道是这样问的:一个数学本5角钱,买4本需要多少钱?我想了想说:需要2元钱。妈妈问我是怎样算的?我说是用乘法4X5=20角,20角不就是2元吗。妈妈高兴地表扬了我,我更喜欢数学了。
数学的日记7
离放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一天,妈妈对我说:“正好我这两天有空,咱们去北京转转吧。”于是我们就出发了。到了北京,到处都是人,有的人在表演龙舞,庆祝奥运会。
有的人还在卖一些福娃小饰品。我们哪里热闹就往哪钻,却把找旅馆的事忘记了。转眼间天就黑了,妈妈突然想起找旅馆这件事。她对我说:“方正,你只顾着看热闹,还没有找旅馆住宿呢!”
我说:“哦,我也忘了,咱们快走吧!”但是我们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一个适宜的旅馆。飘过一家商店,我们凑过去问商店的服务员:“这附近是否有人少的旅馆呀?”服务员说:“哦,你们要找旅馆。沿着这条建设大街,往前走,有一所和平旅馆,人挺少的,我刚从哪里飘过,但是,建设大街的旅馆很多,你们可不要找错了。”“那您明白那家旅馆的门牌号码吗?”
我着急地说。“我只明白和平旅馆的门牌号是一个两位数,两个数字的.和是6,这两个数字的积是这两个数字相除所得的商的9倍。”我想了想,对阿姨说:“谢谢!”就拉着妈妈去找和平旅馆了。你明白我是怎样算出来的吗?首先我是想,两个数字的和是6的数字有这些:1和5,2和4,3和3,6和0。首先来看1和5,1×5=5,5÷1=5,所以这不贴合条件。然后再看2和4,2×4=8,4÷2=2,也不贴合条件。之后看3和3,3×3=9,3÷3=1,贴合条件。最后看6和0,0×6=0,6÷0不成立,也不贴合条件。答案只有3和3。门牌号码当然就是33了。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和平旅馆,在那里度过了一个甜蜜的夜晚。
数学的日记8
星期三晴
11月24日,我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运动会。
田径有24米往返跑,6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200米,1500米,20xx米,还有垒球和跳远。我发现它们都是用时间和长度做单位计算的,输和赢都是靠数字来决定的。
运动也离不开数学呀!
数学的日记9
7月27日 星期日 晴
数学魔方
今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道题:一个九宫格,在里面填上1至9,使九宫格横、竖、斜加起来都要等于15。一开始,我试了好多次都没有成功,后来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只要7、8、9不碰面,5永远在中间。我又用这个诀窍做了题,果然好做多了,我一下子就做了出来。我是这么做的:先在最中间填上5,在5的上面填9,左面填7;右下角填8;然后我算了算,在5的下面填1,右边填3;我再在左上角填2,左下角填6;最后在右上角填4,就完成了。我又检查了一遍,确定我做对了。
这道题看似挺简单,做起来却有些难,真有趣呀!
7月30日 星期三 晴
菱形和棱形
假期里,老师让我们写话,爸爸检查我的写话时说我的一篇写话中的一个字写错了,不是零形,我问他是什么形?爸爸说:是ling形,但不是这个零。他就去查字典。过了一会儿,他说可能是棱形,我不太相信,就到电脑上查,出来的结果是菱形。简单地说,棱形和菱形的区别在于棱形是立体图形,菱形是平面图形。我和爸爸恍然大悟。
8月5日 星期二 多云
学习《举一反三》心得
上学期,数学老师让我们买了《举一反三》这本配合学习的书。老师让我们每天做完作业看一会儿,我坚持每天都看,理解了许多难题。
假期里,我早上先在床上看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的《举一反三》,里面的题我有些不会做,按照上面的思路想,就觉得简单了一些。有时候我也会创新思路,比如第22周巧填竖式(二)里面的举一反三1,我就跟王牌例题1上的算法不同:题面是A、B、C分别代表三个数,让你求出代表什么数,竖式是ABC+ABC=478。上面的算法比较复杂,我是直接算478/2,就简单多了。有些题用书上的方法算也很简单,更多的时候我用书上的方法算。
《举一反三》是一本很好的书,它对我的数学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
数学的日记10
从小到大,有许多老师教过我,但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我的第一任数学老师邓老师。
她的皮肤白白的,有些许雀斑,浓密的眉毛下面长着一双充满智慧的大眼睛,她最明显的特征是鼻子旁边有一颗黑痣,刚入学时我就是根据这颗黑痣来区分她和别的老师。
她平时对我们要求很严厉,每次看到有同学开小差,就会叫他们站起来回答问题,如果他们答不上来,邓老师就会用她那响亮的嗓音训斥他们,为了不被她批评,我们上课都规规矩矩地坐好,认认真真地听讲,学习效率很高,每次测试,我们班的成绩总是名列年级前茅。
到四年级时,我们数学老师换成了刚毕业的学生,当我见到新老师时,我在心中暗暗窃喜,这个老师真温柔,这下我终于可以摆脱邓老师的“魔掌”了。上了几节新老师的课,我发现同学们对她没有太大的敬畏感,导致课堂纪律散漫,那段时间我也对自己放松了要求,结果导致成绩有所下滑。当邓老师得知这个消息后,利用午休时间找我谈话,她对我说“董栩文,听说你最近状态不佳,是生病了吗?”我摇了摇头,她又说“为什么在我的课上你很认真,在新老师的课上就不认真了呢?”我含着眼泪不说话,“你在数学方面是一个非常有潜质的好学生,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啊!否则你之前的努力,都将变成泡影。”听了老师的教诲,我羞愧极了,从那以后,我严格要求自己,数学成绩很快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邓老师,您就像一盏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给我温暖,给我关怀,我衷心地感谢您!
数学的日记11
3月20日 星期二 晴天
今天,妈妈带我去超市买菜。到了超市,妈妈让我挑我喜欢吃的菜。
我迅速的拿了两根玉米,一个茄子,3个西红柿,2根黄瓜。妈妈让我把所有的蔬菜分类装入塑料袋中拿去称重计价。玉米3元一根,两根6元,茄子2元3角,3个西红柿2元7角,两根黄瓜1元9角,妈妈说:“宝贝先算算共需要多少钱,15元够不够?”我在心里快速的计算着:“(2×3)+(2.3+2.7)+1。9”应该是12元9角,我很快给妈妈报了结果,十五元够了还剩2元1角,对吗?
妈妈看着我笑了,并对我说“生活中,学好数学真的很重要!”
数学的日记12
5月30日星期六 晴
我喜欢吃披萨,吃着吃着就有一个问题来了:为什么披萨的大小都是说6寸、8寸、10寸……6寸指的是什么?又为什么不用常见的厘米做单位呢?
我观察猜想6寸应该指的是披萨的直径,问问妈妈,果然是的!
我又上网查了查资料,原来,中国古代有一个长度单叫“寸”,“一尺等于十寸”,“一米等于三尺”,那这样计算,1米=100厘米,一尺就用100除以3大约是33厘米,一寸呢,就大约是3.3厘米!6寸披萨的直径就大约是20厘米了!
然而,真相并非如此!披萨店所的“寸”并不是我国古代的计量单位“寸”,它指的是“英寸”。它们的关系是:
1=1.312335758005……英寸,
1英寸=2.54厘米。
照这样计算,6寸的披萨的直径就大约是15.54厘米。咦?和我国的“寸”相差近5厘米?我又算了算8寸的,直径相差比6厘米还多,10寸的就相差更多了,有近8厘米!唉呀呀,这样子我得少吃多少披萨呀!
再看看小朋友都爱看的电视机,也是说42寸,52寸……这里的“寸”也是“英寸”。电视机一般是长方形的,所以42寸就不是直径,而是指电视机的对角线的长度,42寸的电视机对角线的长度大约是101。6厘米。如果想用长和宽来描述电视机的大小,可以用“勾股定理”来求,这个我得慢慢研究。
还有照片的大小,也是用几寸表示的,也是指的“英寸”。一般情况下1寸的是指2。5cm*3.5cm,2寸的是3.5cm*5.3cm,5寸是12.7cm*8.9cm……
为什么这些都是用“英寸” 做单位呢?原来,披萨、电视机、照相机都是从外国传来的。我想,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把我国古老灿烂的文明也发扬到外国去!
数学的日记13
数学是什么?数学是生活的眼睛;是思维的翅膀;是文字的艺术。话说暑假一天,我和妈妈到爷爷奶奶家去做客。爷爷很勤劳善良,他种了很多植物,养了很多可爱的动物,所以我特别喜欢到爷爷奶奶家去玩。
这不,我刚走进家门,就看见爷爷拿着食物往外走,我就跟了上去。爷爷原来是要去喂鸡和兔,爷爷给我点食物让我喂。过了一会儿,爷爷问:“孙女,你知道我有几只鸡几只兔吗?有36个头,50双脚。”我思考了起来:50双脚就是50×2=100(只),如果我把所有头看作是兔36×4=144(只),但是,为什么有144只脚呢?。然后,我再用144-100=44(只)。我对爷爷说:“爷爷,我知道了,鸡是22只,兔是14只。”也可以用解方程来解答,先把鸡设为x,鸡的脚数+兔的脚数就等于总的脚数,就变出了一个方程式2x+(36-x)×4=50x2,然后再来计算,最后解得x是22,所以鸡是22只,兔是36-22=14(只)所以我的计算是对的。爷爷听了后夸我:“不错,不错,我孙女长知识了。”
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我和爷爷一起去超市买菜。到了超市门口,我发现有许多车摆放子一起。爷爷看见了,就数小汽车和摩托车的轮子数,他笑眯眯的对我问:“孙女,我刚才数了数,发现有两种车,一个是小轿车,一个是摩托车,一共有32辆,108个轮子,你来求一下有几辆小轿车和几辆摩托车?”我算了算,如果假设都变成摩托车32×2=64(个)轮子。44÷(4-2)=22(辆)小轿车。32-22=10(辆)摩托车。我告诉爷爷:“是不是有22辆小轿车,10辆摩托车?”爷爷摸着我的头说:“我孙女不但善于表达,而且爱思考,真了不起!”听了后,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比谁的都开心。因为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不但有趣味横生的鸡兔同笼,而且还有让我脑洞大开的涂色问题,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有许多收获!
数学的日记14
20xx年X月X日晴天
今天我练琴,在弹C大调短琶音时,发现1 3 5| 3 5ⅰ︱5 ⅰ3︱1 3 5︱这几小节音节的规律,和我学过的数学里的按变化规律写数很相似,于是我用这个数学方法很快就练会了短琶音。之后我想:数学的作用可真大!
数学的日记15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也有许多搞笑的数学问题哦。
一天,我的家人带着我一齐去超市买东西,我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十分兴奋。
进入后,逛了一段时间,我们就拿了四袋洗衣液。在走到文具区时,奶奶问我需不需要些什么文具。我走到货架前看了看……
到了收银台,我们一共买了如下商品:四袋洗衣液,一袋18.5元;十包卫生纸,一包4.5元;一支自动铅笔,一支2.5元;三支钢笔,一支5.5元。
突然,在结账后,我的爷爷问我:“你最近不就是学了关于小数的知识么?能不能先用笔算出这天买的每种商品的总价,再算出一共花了多少元?”
“能,怎样不能?必须不会错的!”我胸有成竹的回答他。
说干就干。我拿了一张超市的广告纸,再拿出随身携带的笔,立即在空白处算了起来。
我的思路就是这样的:洗衣液一共四袋,每袋18.5元,所以直接用乘法就行了;卫生纸一共十包,每包4.5元,只需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来算便行了;自动铅笔只有一支,在最后时加上便能够了;还有三支钢笔,也用乘法来算。
于就是,我算了起来。我先用4×18.5=74元(老师说过,整数乘一位小数等于一位小数,但如果两数末尾相乘的得数末尾就是零,那么结果就就是整数)算出洗衣液的总价;之后,用10×4.5=45元(一个小数乘10,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就是这道算式的结果)算出卫生纸的总价;然后,又用3×5.5=16.5元算出钢笔的总价。这天买的每种商品的总价都算出来了,该算一共花的钱了。一道综合算式74+45+16.5+2.5=138(元)(在讲小数加法时,老师个性强调过,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便算出了所有花的钱。
当我把纸递给爷爷并讲了我的思路后,他直夸我聪明,我也乐开了花。
我真诚地对大家说:“你们也好好学数学吧,难道不会受益终生么?”我想:学数学,真有用啊,我以后肯定会好好学数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