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农的日记

时间:2023-05-26 07:32:32
学农的日记

学农的日记

有趣的一天又要结束了,这一天里,有没有哪件事或某个人触动到我们呢?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农的日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农的日记1

早上吃早饭时,黄跟我们说,今天去赶集。我超级兴奋,眼前立刻出现这样一个场景:我和小齐东看看西看看,掂量个摸下那个,然后幸福的抱着一大堆便宜货走在回家的路上,背景是喧闹的人群。于是我就满心期待的去了,结果.....人少的可怜,黄说是因为太早了,大家都没出来,只好转了一下,买了点水果回去吃,呵。吃的很饱,大家一致认为不用做中饭了,我就窃喜。

刚刚吃了瓶八宝粥,酸奶,桃子。竟然没有味觉了,可怜.....之前停了一会电,我们还以为是电风扇坏了,搞起很绝望,没盼头了,虽然我反正吹不得,但会觉得什么倒霉的事都叫我碰上了。

我发现衣服汗湿的地方和干的地方交接处那里有白白的东西,不知道是盐析还是发霉了。

我和小齐躺在一起,想到明天就是最后一天了,后天就回四中了,立刻觉得日子过的不留痕迹,一百年,一千年,也都这样过了吧,常常想起戴璐说的那句话:这日子过的时候漫长,回想起来过的很快。黄,她妹妹,她父母,等等.....都是我生命中极为短暂的过客啊。巴望着快点回家,可想想,这样的经历人生中还会有几次呢?尽管是痛苦的,可似乎也弥足珍贵,还有这房子,恐怕以后再来找,也找不到了吧,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啊,若是任何事物都能究其本质来看,都是值得珍惜的吧,这毕竟都发生在有限的生命这个大背景下。韶华易逝,言时恨晚。我们就在几点之间来回游走,直到终结在某复杂交错的精神点上。

晚上竟然两个菜都是豆腐,一个炒一个煮。经典。

学农的日记2

这个星期一到星期三,我们五年级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学农。刚开始,大家都挺兴奋的,因为学农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新鲜的词,在我们的脑海里对田间劳作只有一点模糊的概念,加上这次去还要住两夜,大家更高兴了,在车上有说有笑的。

在路上开了两个半小时左右,我们才到达目的地——四会学农教育***。放下行李后,我们就到运动馆里进行了入营仪式。我们参观了种植大棚,在那里我们看到了许多奇异的花草,还了解了种植花草的知识。

在三天的学农过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事就是插秧,别看只是一颗小小的秧苗,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我们脱了拖鞋,把袖子和裤脚卷起来。为了正确的引导我们,教官先示范了一遍,并解说,手上的秧苗要一颗一颗的插进泥里,每一棵的距离是十二厘米,每一行的距离是二十厘米。看见教官轻松的样子,大家都跃跃欲试,可真正干起来才发现原来并不容易。在那么冷的天里,光着脚丫子走进那么冷的水里,踩在那么软的泥上,冷得是那么的彻骨。手冻得麻木,脚冻得僵硬。大约十五分钟后插完了秧苗,而大家早已累得直不起腰了。

“野炊”应该是我们最喜欢的一项活动了。“野炊”在我们的想象当中是像吃自助餐似的,大家在一起捡柴火,***食物,一起吃自己努力劳作的“成果”,大家一起说说笑笑地野炊。但在想象当中的事并不一定会在实际生活中实现。在现实生活的“野炊”是一项需要大家伙儿一起团结协作的活动。从捡柴搭锅到洗米***饭,都需要大家的团结合作。等把基本的事情都做好了以后,大家开始***饭。在***的过程中,大家都在紧张的等待着,即怕饭回***焦,又怕饭不会***熟,这种心情直到吃饭时才结束。

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明白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好好努力读书,不让爸爸妈妈的心血付之东流,也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学农的日记3

——2.3王辉

第三天了,我们仍然奋斗着,没有一个人退缩。

早上吃过早饭,我们和26中的师生一起出发,去苹果园的地里拔草,大约走了5分钟的样子。我们到了,放眼望去,四周一片碧绿,周围种满了蔬菜和水果。有的村民在菜地里除草,灌溉农田。然而,在似乎看起来并不简单。老师叫我们进到一片苹果地,每棵树周围都是成片的野草。看到二十六中的同学们都动起

了手。我们当然也不甘示弱。迅速的投入到了战斗当中。同学们一个个仿佛充满了力量。两只手像是机器似地,看见草就拔。老师呢,在不停的指挥,但是在拔草的过程中还有比拔草更有趣的事情。,我们班一个同学在拔草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只蛤蟆。惹得周围的女同学大惊失色,闪电般的退后,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尖叫声。

拔草是一项很累的工作。但是跟那些真正干农活的农民们一比,我们的努力还是不值得一提的。我们的工作量还不到他们一天工作量的十分之一。

早晨的活动持续了三个小时就结束了,9:30我们便回到了基地,等待下一项活动。

吃过中午饭,基地领导带着我们参观了山沟里的旧农村和新农村。在旧农村还残留着100年前的房子。从坡底到坡顶,栽种着各种植物,樱桃树,梨树等,很少种植蔬菜。可能与这里的气候关系有关吧。

参观了旧农村,我们紧跟着基地领导去了新农村。经过一条大路,放眼望去,我还以为回到了城市呢,齐刷刷的大楼房,一栋接着一栋,弄得我们眼花缭乱。走进内部,楼房的中心处有一座小花园,一些老人都在这里安逸的做着锻炼。还可以看到有些居民在遛狗。真是一幅怡然自得的画卷。我们走到小广场里,基地领导为我们讲了话,“新农村的节约特点”基本上城市里的设施,这里面都有,但唯一没有的就是固定的煤气传输管道,至今人们还只能用液化气罐。

坚持,坚持,再坚持!!

学农的日记4

和军训那时侯第一晚失眠的情况雷同,但当时是因为热和蚊子,如今是那坚硬的板子弄得我生疼,没有盖被+热+吹一晚上电风扇,有些感冒了,嗓子疼。不过庆幸没有蚊子的骚扰。5点多就醒来了,我估计我从来没有这么迫不及待的渴望起床,头沉沉的,只好干躺着,早晨安静的不象话,窗外只有沙沙的摇摆的树叶。

等我们洗漱完,她已经把早饭做好了,绿豆白米粥,吃完后又回房间来坐着,和小齐讲了会话,突然一下子沉默,我看着那暗暗的气氛里几处鲜艳的光亮,有点恍惚。

中午4个人吃两个菜,我想起在家两个人吃4个菜的日子,觉得自己真是奢侈。

午觉昏昏沉沉到四点多才起来,然后又开始张罗着打水烧水。当我们十分认真严肃的蹲在屋门前剔除水中的杂质时,忽然听见胡老师的声音:“看那两个人不在那里啊。”我和小齐都傻掉了,那时侯那感觉,就好象是天兵天将下凡来救我们脱离苦海了,那一激动啊.....他们一走,我们立刻觉得好象做梦一样,真神奇。

又要去洗澡了,啊,我从来没有这么讨厌过洗澡,好害怕,又会咬一身的坨.....

挖哈哈,我打上来满满一桶水啊,真厉害,掌握了一个诀窍,把桶字倒着丢下去比较容易打到水,不过黄利华她直接把桶子放下去,再一摇,就可以打满,而且她一下子就能把水提上来,强悍。我每 ……此处隐藏3860个字……农业教育课。午饭后是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在宿舍里玩耍。下午,我们上了果树栽培课,还进行了田间除草劳动。到了晚上,学校组织了一场十分精彩的拔河比赛,我们班创造了一个“奇迹”。

现在,我就来讲讲这个“奇迹”: 晚上的拔河比赛开始了,首先是我们先烈中路小学六年级的同学与芳草小学六年级的同学比赛。经过大家的奋力拼搏,我们学校一举战胜了芳草小学!接下来的比赛是分组赛,我们(3)班与(1)班比,他们(2)班与(4)班比。分组赛的结果是:我们(3)班和(2)班分别战胜了各自的对手,真是没想到,我们班居然能赢!这是一件令人非常兴奋的事,班里的同学们各个磨拳擦掌,斗志昂扬,情绪高涨。岂不知“奇迹”就要被我们创造出来了……总决赛开始了,顿时爆发出一阵阵惊天动地的呐喊声、一串串振奋人心的助威声,口号声、欢叫声、哨子声交织在一起,在比赛场的上空回荡。班里的每一个同学都鼓足了劲儿,憋红了脸,坚持到底就能成功!

直到最后,我们连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在班里同学们齐心协力的顽强抗争中,我们终于打败了对手,以二比零的战绩,赢得了总决赛的胜利! 讲到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在学校连续四年来举办的拔河比赛中,我们班从来都没有赢过。可是就在今天,我们赢了,我们胜利了,我们终于出头了!你说,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看来,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这句话说得没错。

学农的日记12

10月12日星期三天气晴。

今天,我们异常兴奋,因为我们全校四年级生坐着大巴浩浩荡荡去萧山红博苑基地学农了!

这一整天的学农活动让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认识了很多形状不同的农作物,更了解了农民伯伯种植的艰辛。我们还进行了一些与农业生产活动有关的游戏活动,最让我难忘的是,下午的“番薯大战”游戏。

我们小组首先来到了挖番薯的地方。我和伙伴们分工合作:刘息壤和陈思同负责挖,我负责收集他们挖出的番薯,孔子茜、施展和陆语桐负责帮忙。我们六人四处眺望。突然,刘息壤看见了半水滴型的叶片。我们就开始从这里下手挖。刨开松软的泥土,圆滚滚的番薯就露了出来。我们用手上的锄头把茎叶敲断,一个个番薯就被我们拖了出来。不一会儿,我们成功地挖出了四个番薯,其中有两个像手球一般大小,带着黑黑的泥土,被我们叫做“煤球”。我们继续扩大寻找范围,最后连挖带刨一共找到了十四个番薯,收获颇丰。

接着,我们来到了煮番薯的地方。我们需要柴火、木渣、木板。我们捡拾到到了足够的生火材料,可是最至关重要的火源没有。于是,我们就向其他同学借火。同学们都很热心,纷纷把火源借给我们。我们有了火就可以开始烧了。我把柴火、木渣扔进土灶里,用木板煽火,火一下子就窜了上来。等我们把锅子架到砖头灶上的时候,火开始变小,我们着急地扇风,火变得若隐若现。我们又赶紧加上生火材料,火才慢慢地又升了起来。火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不温不火地把番薯煮熟了。用了一个小时,我们终于战胜了番薯,把它们变成了我们的盘中餐。

晚饭过后,我们在食堂里品尝到了下午的劳动成果——煮番薯。享受着辛勤劳动的成果,心里感到无比激动!咀嚼着香甜糯软的胜利果实,感觉美味至极!这一天的学农,丰富有趣,我好想再跟番薯大战几十个回合。

学农的日记13

今天大家都起得格外早,天还没亮,几个室友就耐不住心中的寂寞与大家讨论开来。今天是去学农的日子,我们将要开始我们特训的旅途。

关于学农,我们已经猜想了一年了,到底是怎样的呢?被分到的农家条件怎样?那里的人又是怎样?脑中浮想联翩。从昨天开始同学就在询问地址,看有没有同学隔得近的,地名怎样。我和我的同伴却显得格外冷静,我们已经钻研这个地址很久了:宁乡县大屯营乡大屯桥村一组瓦屋里。与周围同学一比较,连一个乡的都没几个,尤其是这个地名,让几个同学笑翻了天,到底是瓦屋还是茅草屋,天气如此酷热,有没有电扇,甚至有没有电还是个问题。

时间到了,我们一班都上了大巴,准备出发了。一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因为到下午就要分别了,这一分就是五六天。进宁乡四中的山路似乎格外漫长,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田园风光,但又却显得那么惬意。

到了刘少奇故居,我们下车了,老师规定我们在一定时间内参观完,然后回车。大家在刘少奇同志的铜像前合完影,就一哄而散了。我和几个玩得好的走在一起,我们为了去看刘少奇同志坐过的飞机,就跑去花明楼那边看飞机,结果迷路了,看看时间,只有二十几分钟了。一个同学问了那儿的一个老人,结果发现我们向相反的方向走了十几分钟,于是和几位同学狂奔寻出口,几经周折,找到了出口,却出了这个故居园,所以只能绕道,终于在规定时间内赶到了车上,这一幕可真是惊心动魄啊!

中午吃完午饭,结对的伙伴已早早地在教室等候。我和同伴找到了我们结对的朋友,我们聊着,谈得很投机,原来“瓦屋”里还是挺富裕的,家里空调、电视、洗衣机都有,甚至连电脑都有,不禁感叹农村发展还真快,当我们正准备去他家时,他爸爸开着一部私家车过来接我们,我们坐进了私家车,真是羡煞旁人。

原来所谓的瓦屋里是类似“别墅”的房子,只是祖先留下的名字不好更改。他们一家人很热情,待人十分周到,我和同伴便开始了五天的农家生活。

学农的日记14

今天是学农的第四天,明天就要回家了,我有些不舍,是啊,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

早上起床结束了头疼的跑操之后,我们开始了今天的第一个项目:豆腐制作。老师在门外先给我们分了六个小组,一进教室门,我们就看见墙上写着“做人要像豆腐一样方方正正,冰清玉洁。”首先,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一些关于豆腐的小故事,随后就开始教我们制作。首先,把洗好的豆子放进石磨里,一边磨一边放,将磨好的豆汁和其他小组的合在一块儿,再将其倒入锅中,煮一会儿,再将煮好的豆汁倒入大桶中,然后老师叫了我和其他四名同学上去帮忙,四名同学撑起一张大网,盖在锅上,我负责把豆汁倒入锅中,透过网来过滤掉豆渣,再将过滤好的豆汁煮一会,就成了新鲜美味的豆浆了。随后老师又将另一锅豆浆制作成了豆腐,撒上了调料,味道别提有多好了。

吃完午饭后,我们开始了第二个项目:消防演练。老师先给我们看了四个小短片,讲述了一些消防知识,随后开始了实践活动。首先,老师让我们扑灭煤气罐上的火,老师先将煤气打开,再用火机点燃,火就升了起来,随后老师拿了一块湿手帕,将其拧干,再搭在手上,迅速盖在喷气口上,再扭紧阀门,火就被扑灭了。老师让我们自己操作时,没有一个人赶上的,知道一个同学试完之后,草陆陆续续有同学上去,也有同学阀门拧错了位置,或直接喷了出来,差点烧着同学,辛亏老师将火扑灭,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接下来,老师又教了我们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先将灭火器上下颠倒几下,在看准气压表,当气压合适时,再拔开安全栓,对准火焰,就可以喷了,老师找了24名同学上去演示,到我的时候,我一下子把火扑灭了,我也赢得了大家的掌声,但光阴似箭,演练也结束了,同学们也下课了。

到了晚上,我们又举行了篝火晚会,同学们齐聚一堂,唱歌表演,内容丰富,当结束时,我们个个累得精疲力竭,早早睡去了。

一天,还有一天,看来,学农生活真的要结束了。

《学农的日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