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时间:2023-05-23 04:45:19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15篇)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15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你好,李焕英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1

其实我是一个在电影方面泪点很高的人,但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哭得一塌糊涂。全剧最触动我的点不是李焕英的扮演者张小斐说的那句“我的女儿,我要她健康快乐就行”,而是贾玲突然看到自己裤子上缝的惟妙惟肖的小狗图案,说“她这个时候还不会缝啊”然后开始倒叙,原来李焕英也是穿越过来的,她一早就知道这所有的一切,却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按照原路再走一遍,贾玲在帮妈妈圆梦,弥补遗憾;李焕英女士也在帮贾玲解开心结。母女两在进行双向治愈,我觉得这才是全剧最让人动容的点。

人生最难得的大概就是你明明经历过了所有的事情,知道故事的结局,但可以重新选择的时候,你还是愿意选择同一条路。但对于我,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还是愿意选择现在的路,做我爸爸妈妈的女儿,做外公外婆的外孙女。

听见外公外婆还有爸爸妈妈谈起过去的故事,回忆起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的时候,我总想着要是我有一台时光机就好了,看看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年轻时候的模样,带着现代的零食和东西穿越过去,做他们的哆啦A梦,满足他们所有的愿望,抚平他们心里的伤痕,陪他们经历他们过去的人生,和她们做一回朋友。

我们有记忆起,就总记得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这个人就是我的爸爸妈妈了,却常常容易忘记他/她以前只是别人的儿子或者女儿而已,就像现在的我们一样,她/他也曾经是意气风发,满眼江湖的少年,只是我们的出生让他们有了更深层的责任,而忘记自己少年时的模样。但无论何时,我们都不应该忘记他们首先是独立的自己,然后才是我们的爸爸妈妈,我们不应该总仗着他们的父母身份,而让他们让步,放弃自己的爱好,甚至是放弃自己而活在那个只有我们的世界。这也是孝顺父母的方式之一。

多陪陪自己的亲人,不要给自己留遗憾。不是每种遗憾都能弥补,尤其是老一辈的人,我们总想着“下次见面的时候我多陪陪他们”,也许他们想的是“见一面就少一面了,这一次就多陪我几天好不好?”把每一次见面都当做最后一次见面,想给他们买什么、想做什么就赶紧去做吧,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遗憾是世界上最深的遗憾。

努力记录你想记录的人,用文字、影像等一切可以用上的手段,因为人的记忆永远跑不赢遗忘的速度,当有一天那个你最珍视的人离开你的时候,你还有东西可以凭吊纪念,这也算对抗死亡的一种方式之一,好像她从来没有离开过你,只是溜进了你的文字里、你的照片里、你的视频里换了一种方式陪你。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2

春节档的影片正在紧张的定档路演当中,娱乐圈一年一度的大场面即将来临。新晋导演贾玲携自己的倾情之作,正在四处宣传当中。电影《你好李焕英》什么时候上映,主演是谁,讲的是什么故事,也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好奇。毕竟作为搞笑担当,贾玲沈腾的号召力,在娱乐圈中也是无人可及的啊。

该片曾经被搬上荧幕,贾玲陈赫还有张小斐,三人曾在舞台上演过这个小品,把大家感动的稀里哗啦。这一次大碗娱乐重新演绎,对故事进行了深度挖掘,更大层面的把母亲的爱用笑声传达出来,寄托了故事亲历者的思念和祝福。要知道,李焕英女士就是贾玲的妈妈,据贾玲之前的采访可知,妈妈生前的愿望是想要一台冰箱,可是直到离开这个世界,她也没有能力送给妈妈。

如今的贾玲早已功成名就,也如愿过上了妈妈想象中的生活,只是妈妈再也回不来了。该片以穿越的方式去见证年轻时候的李焕英的生活,从而引发一系列爆笑而催泪的故事。因为该片中大量的时代背景就是观众本身父母那一个时代的缩影,所以会引发不少人的思念之情,加上故事本身还是相当感染人的,预计电影票房会有不错的成绩。

该片历经三年方才成片,倾注了贾玲等人大量的心血,是一部难得的深情之作。该片定档于2月12日,也就是大年初一上映,相信会有很多的好朋友去电影院支持她的吧。著名影评人说过在该片中,贾玲暂时放下喜剧人的角色,只想安安稳稳的做一个孝顺的女儿,事业有成之后,想给妈妈说点什么的感觉。催人泪下的场景一定会有,但是据贾玲所言,她会尽量让包袱多一点,因为爱不需要刻意表达。

在今年的春节档,《你好,李焕英》是最具有黑马气质的影片,开心麻花团队和大碗娱乐强强联合,贾玲、张小斐、沈腾、陈赫、魏翔,最讨喜的喜剧组合,笑中有泪的真实题材故事,放到什么年代,都不会过时。

前面说了,剧本打磨3年,大碗娱乐的编剧班底, 贾玲 / 孙集斌 / 刘宏禄 / 卜钰编剧实力有目共睹,在原小品中,孙集斌曾饰演贾玲的爸爸。3人本身就对贾玲和她妈妈的故事耳熟能详,也深知“老板”的感情共鸣点。再加上贾玲的真情实感,电影的故事性,观众自然大可放心。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3

新年刚过,不得不提起热播的电影《你好,李焕英》。我也被这个电影深深的感动着,在观影的过程中笑着笑着就哭了。

故事里的女主是个笨丫头,她总是觉得自己没有做过一件让母亲开心的事,所以,意外穿越到母亲年轻的时候后,她决定,改变母亲的命运,让母亲一直高兴下去。剧情到这里,正式进入搞笑的情节,无论是装惨帮母亲买到电视,还是让母亲参加排球赛,包括干涉母亲的婚姻,这里面,爆笑不断。就在观影的人身心得到放松时,剧情翻转。原来,女主母亲也穿越回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比女儿早一会儿,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女儿在感恩母亲的事,一下子变成了母亲对孩子浓浓的爱。不得不说,挺让人意外的。最后,电影在温馨的场面下结束,台下的我们流下了感动泪水。

如果非要谈电影的某个细节,我觉得,年轻时候的母亲,安慰尿裤子的女儿,最让我感动。换做一般人的反应,也许会责怪自己的孩子,好一点的,会告诉孩子没事儿,下次注意就好。可是,剧中的母亲,用夸奖孩子的方式,直接免去了孩子的自责。不得不说,这样的教育方式,让人羡慕。

电影是贾玲为了缅怀自己已故的母亲拍摄的,此电影确实能给我们产生一些共鸣。虽然我很幸运,父母健在,但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并不多。高中毕业就去了异地上学,大学毕业选择了留在外地工作。背井离乡与陪伴父母,这也是很多奋斗在大城市年轻人心中的痛。我们离开父母来到异地打拼,是为了让父母为我们骄傲,让父母过上好更好的生活;等我们有钱了,等我们有出息了,等我们实现梦想了……

可惜我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然而父母一天天老去,他们不一定等得起。很庆幸自己在背井离乡在外地工作7年后又选择了回家工作,选择了三尺讲台,选择了陪在父母身边,陪在父母身边的这一年里,感受到了父母的用心良苦和暖暖的爱。

似水的母爱,潺潺流淌,涓 ……此处隐藏7425个字……拙的方式,来表达爱,但子女却从未认真去倾听。直到父母的离开了,才察觉到遗憾,总要经历伤痛,才懂得父母的疼爱;只有撞了南墙,才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

所谓父母,子女,不过是一场美丽的遇见,一场盛大的离别。我们总得好好想想,等到自己功成名就,等到自己家和人圆,等到自己实现梦想,等到自己有足够的时间。从未想过,自己在努力奔跑时,父母也在慢慢老去,时间不等人。我们总以为与父母有大把时光,其实,有的时候亲情,真的只有一瞬间。我们什么都可以等,唯有爱父母不行。

珍惜当下的时间,电影中属于她们的结局像是为现实的遗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份爱无私却又光亮。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13

《你好!李焕英》一部春节档的电影,票房据说已经突破了50亿,周围看过的人,同龄的都说值得看,戳中了泪点;年轻的说还行吧,基本没掉眼泪。

我大体了解了剧情,本来想“引诱”孩子来看看,达到我教育他孝顺我的目的,没成想如今的孩子机灵的很,连我潜意识里想的事他也能察觉到,结果他就没上这当。我哪,一个吆喝着要有边界感却跟孩子老划不清界限的70后妈妈,就一直拖着没去花这买电影票的钱。

3.8节,单位组织看这部电影,本来还在纠结看与不看,幸亏老铁一拍即合要陪我观看,机缘已到,赶紧吧…看!

无论电影是否真套用了开始笑后来哭的老旧陈设去获取观众的口碑和眼泪,作为观影的我来说,笑的确实开心,哭的也确实淋漓。这些都是真实的,也就值了。

一段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故事,通过穿越回到过去,用这种弥补遗憾的方式,来表达母子各自未来的及表达的爱。最终,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妈妈的爱总是要比女儿的更加深厚,更加包容,更加的默默无闻。让作为儿女的我们切身的体会到,父母的爱到底有多无私和深沉,而做了父母的我们,对自己的孩子是否也能一样的无私和宽容?

回想我刚工作那会儿,看到路上母亲一样年纪的人,背着好看的真皮包,我就想,等我有条件也给妈妈买个…当时就转念想等我有条件,等我有钱了,等我有时间了…所有的等是否真的没有期限?我们的奋斗可以再久些,成功也可以再晚些,但是…是否就错过了更重要的东西?

如今我的孩子都比我高了,父母也已经年迈,他们却还在为我做着力所能及的帮助…我心里貌似有着惭愧,却又好像还是离不开这份依赖,我啥时候能长大哪?还是有他们在,我内心就不想长大哪?

电影的场景勾起了我对小时候街道屋舍,音乐人物的回忆,情节让我想起人生40年来父母对我时间精力金钱和情感的付出。

看完电影,我跟老铁探讨…是否每个年龄段的人看过电影都跟我们感受到的一样?我心里想但愿吧…感情,感情感到了才是情!一部让我们能开怀大笑又能内心柔软的电影,咱也别太贪心了,有这些收获就够了!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14

假期结束上班的第一天晚上,去影院看了《你好,李焕英》,一个“笑中带泪,泪中带笑”的真实故事,记得电影结束的时候,前排的小女孩抱着妈妈涕不成声。

影片中的“妈妈”其实是中国千千万万个母亲的缩影。她们就像一条辛苦的河,在生活的暗流汹涌中起伏不定,历经艰难坎坷,尝尽酸甜苦辣,在风雨交加的人生路上潺潺不息,为家人,为子女,付出了自己辛劳的一生。她们平凡而伟大,隐忍而坚强,为子女撑起了一片天,是世界上最疼爱我们的人。

我们就像母亲手里的风筝,他们不管飞得多高多远,她们都在那头,牵挂着我们。

岁月催人老,时光一路追赶,我们从牙牙学语到为人父母,母亲也从花信年华迈入垂暮之年,两鬓的白发,脸庞的皱纹,步履蹒跚的背影总是在提醒我们,她们真的老了,她们再也不是那个在我们小时候干活利落、健步如飞的妈妈,而是需要我们儿女关心和照顾的老人。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希望我们"远走高飞",成家立业的同时,也能多回头看看,一直在原地守护,等候我们回家的母亲。

电影的构思虽然没能逃过“穿越”的套路,个别段落处理得也略显局促,好不容易最后观众进入故事情绪高潮却突然结束了。讲电影故事就像写文章,但就这部电影,骨骼(结构)–讲故事的各种手法交错链接通畅;肉体肤容(故事语言)–真实平凡幽默悲情;但内在的精气神(主题内容)还是稍微欠缺了一点,简单来说,就是只达到了生活的状态,还没到达生命的层次,但最后屏幕上那段话还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但电影的构思拍摄手法还是值得一提,影片中的顺徐,倒叙和插叙的无缝切换链接,自然流畅,毫无违和感,笑点不断的前半段和催泪悲情的结尾形成明显的对比,首维一些细节的一一呼应,其中蕴含的感人至深的亲情也很能打动人心,这也是这部电影票房一路高升主要原因吧。

其中最戳中我的,还是是电影最后那段话:“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

其实这句话也可以升华一下,我们每个人除了社会,工作和家庭赋予的角色之外,首先是我们自己。照顾好自己,让自己快乐,才能更好地承担其他“角色”。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15

爱之深,情之切。

——题记

过去一个月,全国人民都认识了李焕英。

截止3月1日,电影《你好,李焕英》票房近50亿元。贾玲成为全球票房第二的女导演,并有望冲冠,一战封神。

可以说,这是贾玲人生的巅峰时刻,但这份喜悦却缺了一角。这部电影的主角——李焕英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每次谈及母亲快落泪时的贾玲都会及时给出笑脸,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

电影院里,无数观众感动于这份母女情。哭湿了口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后悔无疑像一道无解的题,悬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电影改编自贾玲的亲身经历,刚刚考上大学的贾玲想让母亲高兴一回,没想到,母亲突遭车祸。贾玲崩溃之际,穿越回到1981年,成为贾晓玲,遇到28岁的母亲李焕英,两人以表姐妹的身份度过了最后的时光。

其中,贾玲和李焕英喝酒时的对话深深打动了我。

“你的女儿可有出息了!大学是在国外读的导演系,月薪八万。”贾晓玲说道。李焕英不可思议的说:“真的?”“真的!”贾玲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李焕英毫不在乎地说:“我的女儿只需要她平安快乐就行了!”听了这句话之后,贾晓玲再也忍不住了,两行滚烫的眼泪顺着脸颊落下。“原来,妈妈只想让我快乐就好了……”贾晓玲想。是啊,天下父母的愿望都是这个啊!如此简单、朴实的话,在孩子看来,却是十分真情实意的话语,倾注了父母所有的关心和爱。

但回到现实,真实的母女关系并不是“岁月静好”,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相爱相杀”。

“三天一小架,五天一大架”,这就是现代社会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写照。在平常学习的时候,我往往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和父母争吵。我们表面上说着孝顺父母,可实际我们又什么时候让父母“省过心”?在这场爱的变奏曲中,父母和孩子在不断的冲撞中求和解。随着时代的巨变,母女关系迎来了新的挑战。如何爱对方,也有了新的答案。在日常生活中,母亲和女儿总是在各种琐碎的小事中,试探着对方的底线。

表达爱意,从不容易!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