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荐】
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1“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这是保尔·柯察金说过的一句话,每当想起这句话,总能让我回想起以往,思绪万千。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是我一生中最早通读的一本书,描述的是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经历各种困难和挫折,从一个不懂事的少年到成为一个忠于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再到双目失明却坚强不屈创作小说的故事。保尔一生中经历了很多坎坷,四次死里逃生,第一次为救朱赫来被关进监狱而后被错放,第二次为战争中被子弹打穿头骨,左眼失明,第三次为修铁路在艰苦的环境中得重病,第四次为到医院检查时发现脊柱上留有弹片,全身瘫痪。然而保尔并不因为这些而后悔,他总是以乐观向上的眼光去看待,虽然也有过迷惘,他也曾想过自杀,但保尔又以坚强的意志,一直与与挫折、困难作斗争,面对生活的挑战也没有退缩,跌倒了再爬起来,一生忍受着病痛,终于他坚强地活了下来,并将文学创作作为了武器,又“走回了队伍”。他的这种“钢铁”精神始终感动着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呢?相信大家的脑海里一定会出现那红红火火的炼钢场面。其实,人生就如同炼钢,“铁”变成“钢”,也只有炼这种途径。一块好钢得经过地狱般的严寒和酷暑的锻造,才会变得坚硬。到这里又使我联想到本书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他其实就是书中主人公保尔真实的写照,11岁便开始当童工 ,15岁上战场,16岁在战斗中不幸身受重伤,23岁双目失明,25岁身体瘫痪,1936年12月22日去世,年仅32岁。历时三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不朽的杰作。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也深深的影响了我的一生,造就了我现在坚韧不拔的性格。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旅途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也不是钢铁侠,拥有金钢不坏之身,面对挫折的时候,难免也会觉得自己非常的无助,觉得这个世界给我的压力太过巨大,觉得老天太不公平,绝望的`时候甚至有轻生的念头,但是我们还是挺过来了。正如保尔所言,自杀是懦夫所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不甘于做一个为后人所耻笑惋惜的懦夫,所以我选择了面对人生。对于普通的我们来说,也没有他们这种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我们在困境中乐观向上,在逆境中不懈追求,这不也是一种钢铁精神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和保尔及奥斯特洛夫斯基相比,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实在是微不足道,因此我们也没有理由去唉声叹气、遇到挫折就一掘不振。我们应该胸怀“钢铁”精神,勇敢、顽强、坚定的排除一切障碍,坚定不移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前进,真真做到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2今天,我一口气读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举世闻名的著作,我又一次感慨万千。
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双目失明后,在加莉亚的帮助下,写成了《暴风雨中的儿女》一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介绍道:“保尔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时,第一次受了重伤,在昏迷了13天之后,终于醒了过来,在检查了他的伤势后,发现伤口很深,颅骨被打穿,头部右侧麻痹,右眼出血,眼睛肿胀,在为他擦碘时,他把身子挺得像根绷紧的弦。”读到这里我第一次感到保尔的坚强。想到平时被蚊子咬一口,会很痒,一定会用力去抓,抓破了皮后,去涂清凉油就会刺激到伤口,每当这时我总会感到疼痛难忍,总免不了要哎哟几声。更何况保尔受的伤那么重,要是我一定会痛得晕过去。
又当读到“保尔在经过医生诊断后,医生说,他是肠伤寒并发大叶性肺炎,体温四十一度五,肺炎加伤寒就足以将他送到另外一个世界了”时,我体会到保尔的求生意志有多么强,四十一度五的.体温加足以致死肺炎加伤寒,保尔可以说是一只半脚踏入了鬼门关,可是,阎王没有收下他,一个月后,保尔又能站起来了。
“一个新的不幸又偷偷地向他袭来:双脚瘫痪,而且只有右手能动,右眼发炎又很快感染到了左眼”看到这里,同学们,问问自己,能忍受这样的痛苦吗?要是我,肯定会大发脾气。
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是一个小细节,小说写完三章后,保尔把原稿寄给战友们征求他们的意见,但原稿在寄回的途中被邮局丢失了,保尔只好重写。
仔细想想,这个打击多么大呀,一个双眼失明的人好不容易写完的三章,丢失了,一个正常人都承受不起这样的打击呀!
自从我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我想钢铁若是放在火堆里烧,钢铁会熔化吗,妈妈说温度达不到1000度,钢铁是不会熔化的,可我却偏偏不信,但妈妈说的未必有假,好奇心不断引诱我去探索、发现,于是我从常识袋子里拿出一块铁片,准备用“大火”烤烤它。为了避免烫伤,我特地准备了一把剪刀。
实验开始了,我用纸头包住铁块,放在水槽里,然后用打火机把纸头点燃,可火苗只烧掉了纸头,惟独烧不到铁块,我灵机一动,拿了根蜡烛,再用剪刀夹住铁块,让蜡烛在下面烧,起初,铁块好象满不在乎的样子,可好景不长,不一会儿铁块上发出“啪啪”的声音,水珠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慢慢的,铁块开始脆弱起来,不到两分钟,下半个身体已经像个黑人似的,当我翻过来一看,已经看不见以前那种银白色了,我马上翻个个,开始烧另一面,眼看就要大功告成,突然手一松,铁块从剪刀里掉了下来,只听“哗”的一声,铁块掉进了水槽里,刹那间,黑碳头变成了白胖娃,又恢复到了原来的面貌,“哎!真可惜,再来一次吧”,说完,我又来了一次,可是老天无眼,还是失败了。就这样,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烧着……
终于成功了,我“呼”的一声吹灭了蜡烛,再把铁块洗一下,“呵!完全变了样,灰灰的外表,黑黑的图案,真漂亮”。今天我虽然没能把铁块烧化,可知道了这个小知识,幸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3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后,有这样一个人,他曾经叛逆地在神父家的复活节蛋糕上撒烟灰,也曾经是战场上最敢于冲锋陷阵的革命战士;他曾经凭借着自己的革命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坚守在充满泥泞的筑路岗位上,也曾经以“牛虻”精神断绝了与志同道合的女人相爱的道路……
他有着崇高的品格,在四次死里逃生和感情的纠葛中,坚定地选择继续在为革命奉献的道路上奔跑;他有着钢铁一般的意志,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绝境中,熬过了想自杀的低谷,以笔为戎,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他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同时也是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完成此书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缩影。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 ……此处隐藏11680个字……无法与保尔一起革命。因为二人虽有契合,但随着保尔信仰的逐渐建立与明确,冬妮娅无法将自己趋向西方的理念与保尔的事业和集体主义相协调。究其根本,仍是因为二人所处社会阶层与成长环境不同,导致二人看待和处理事情的方式上相差甚远。冬妮娅爱保尔“这一个人”,一旦保尔丢弃了自己,选择投身事业,她的所爱就毁灭了,所以二人的理想冲突不可避免。正如保尔所说,“你有勇气爱上一个工人,却不能接受我们的信仰,你的骄傲把你害了”。
时代没有给他们接受彼此观念的机会。保尔继续冲锋陷阵,越发认为资产阶级作风腐败糜烂,冬妮娅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成人,越发嫌弃无产阶级开荒派粗鲁的作风。于是就有了后来两人再相遇,保尔指责冬妮娅酸腐,冬妮娅惋惜保尔事业失败。两人互相有着深深的误解,所以完全决裂了。
理想的分歧,时代的撼摇,最终敲落了一树雪白。就像鲁提辖过不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便与金秀莲再无交集;就像唐僧决意取经得道,便与女儿国国王诀别;即便是像梁祝那般冲破了世俗生活的羁绊,也只能双双化蝶,才得以长相厮守。
我认为,冬妮娅也代表了一个社会现象。革命初期,某些资产阶级也曾随着社会进步,甚至与社会主义革命者携手,共同抗击旧社会,然而随着新政权的巩固与发展,这“资产阶级作风”的生活方式与理想,终归随着那个社会湮灭于时间的烟海。
在阶级斗争的劲风里,在身份差异的狂雨中,布尔什维克的红旗于空中烈烈放光,召唤着理想。
此恨无关风与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14毅力乃成功之本,是一种韧劲,一种积累。毅力的表现往往是一个人在挫折中所展示地惊人的一股力量,有了它,人们就不会向挫折和困难低头,更会坚强地去面对。这是我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感慨。
主人公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一度苦恼不能自拔。他也曾经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但很快地,他对自己的行为想法感到可恶,恶狠狠的骂了起来:“……即使到了自己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设法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就这样。保尔以自己的毕生精力,实践了自己的生活原则:“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全部经历,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保尔战斗一生的真实写照。
读着读着,我不由得想起了在古今中外历史上还有多少像保尔一样的英雄人物,他们身残志坚,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受到腐刑后在狱中写出了史家之绝唱的《史记》;英国物理学家霍金,从小就患上了罕见的肌萎缩硬化症,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学习和研究,坐在轮椅上一直思考着广袤无垠的宇宙,完成了著名的黑洞爆炸理论,对黑洞物理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还有美国的海伦.凯勒从小就丧失了视听的能力,后来在老师的教育下,她顽强拼搏,掌握了五种语言,大学毕业后,她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为世界残疾人服务的事业中。这样的英雄人物数不胜数。
我们怎能不说保尔的一生富有多少的传奇色彩。在21世纪的'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有这样的人生了。可我们不得不说保尔的故事仍然可以激励我们。在我们的人生遇到打击时,就该像保尔一样。保尔遇到的是打的困难,而我们的困难远不及他的。既然那么大的困难保尔已经战胜了,更何况我们这些小困难呢?世界上没有永远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有敢于竞争的精神,再大的困难终会在我们面前低头的。在不断地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活出了一个顽强的人生。从另一角度看,保尔的经历还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人生的意义。人生,不是虚度光阴。既然世界给了我们生命就该好好利用生命中的时间。莎士比亚说:“人生苦短,若虚度光阴,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在这既长又短的人生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平平淡淡的就这样过期吗?尽管不可能像保尔一样为革命付出,那么我们还不能身边的人付出吗?人生如白驹过隙,一晃即逝。看来很长的人生其实会很快就过去。所以活出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活出一个有价值的人生吧,至少不会辜负这个生命的存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含有太多的道理。只有慢慢去体味,才能找出它给我们带来的意义。我真诚的感谢它,教会了我人生的意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15当苦难到来的时候,他也曾迷茫,也曾绝望。他认为自己既然已经丧失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那么他又为了什么活着呢?——题记
他是伟大的,他清楚地明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及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主人公柯察金?保尔度过的一段平凡又伟大,艰难困苦而积极乐观的生活。
保尔年幼丧父,由母亲独自抚养,生活贫寒困苦,无奈开始了童工生活,后在朱赫莱的影响下逐步走上了革命道路,在此之后。他茫然过,但他不灭的是对生活的点点希望,好似那星星之火,终可燎原。面对困难挫折,他愈挫愈勇,不甘向生活的艰辛屈服。当伤病无情剥夺他的`健康,将痛苦恣肆于他的身躯,使他不得不屈居于病床上,但梱不住他的灵魂。没有抱怨,反而将这一切视为上天的磨练,在命运的道路上艰难匍匐着,化笔为戎,以另一独特的方式诠释生命的誓言,将他为理想献身、如钢铁般熠熠的精神意志凝聚而展露,带着不懈努力的人格魅力,注定被永记。
“保尔又拿起了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看到这儿,我反问自己,是否有这种为了志向不顾一切的斗志吗?有人说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没有了老一辈人看到一点希望就奋不顾身向前拼搏的斗志和信念了。我们从不可能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只能庆幸生活在于一个和平的国家,但我想,随安逸被磨去的锐气,对信念对希望对生活不懈追求的斗志的涣散,决不是渴望和平,筑就和平的人想看见的。
“在人生的旅途上背荷太多无谓的事物,在我看来是抑郁的源头,行李要越少越好。”我们总要执着于一些生活琐碎,或虚荣、或自负。但可随时光流转,每当我们觉得愈发轻松,那兴许是放弃了些执念冥顽不变。曾经少年一身傲骨,不知何时一点点磨去,不觉阳光隐匿,方云消散,只剩无边黑暗。舍了暖阳明媚,自然免了风霜雨露。可万物本是环环相扣,于是也只能落个只身于无垠中孤寂的结果,碌碌一生。
人的一生可轻如鸿毛,可重于泰山,可有如是曰:“我们认为生命轻如鸿毛,但那并不意味着轻看生命,而是爱生命如羽毛之轻,而这羽毛讲悠然飘向远方。”轻如鸿毛不过是对生命的释然,并非对自甘堕落的推说。我们定当对生命负责,也自然无法缺失生而为人的信念。
过去的已成数,还有未来波涛翻涌待你去成长,去拼搏。不敢断言,不敢奢望,自己能成长为保尔那样的人,只希望把他当作今后的又一榜样,人生茫茫中的又一指明灯,希望不被时光无情、岁月愁苦销去梦想与斗志,希望沉淀磨炼出一颗温柔的心,却也有那着钢铁般的坚毅。
在不同的平行世界里,我和他追求的是同一缕光辉,同一许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