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人》读书笔记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笔记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摆渡人》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摆渡人》读书笔记1这是一个关于摆渡人和被摆渡人的故事。
一个关于灵魂摆渡的故事。
一个关于生存、死亡和感情的故事。
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独自踏上一列火车去寻找自我的生父,不料遭遇一场火车事故,当她爬出火车残骸时,却发现世界已经变成一片荒原,她以为她是唯一的幸存者,但她却是唯一的逝世者。
走出火车残骸的仅仅是她的灵魂而已。
在一片荒原的世界里,迪伦见到了她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他带领着她,保护着她,穿越茫茫荒原,护送她的灵魂到达应当去的地方。
不一样于以往任何一个被摆渡的灵魂,在明白自我已经死亡的事实后,迪伦没有颓废和消沉,而是淡定的理解了死亡的事实,她在崔斯坦的引领下,与如影随形的恶魔们勇敢抗争,从最开始的依靠,信赖,慢慢变成了纯洁的爱恋。
被摆渡的灵魂爱上了灵魂摆渡人!
可是这份爱注定不被允许,迪伦有自我的归宿,崔斯坦有自我的使命,当迪伦跨越摆渡的终点边界线时,却没有看到答应与她一齐离开的崔斯坦,痛苦欲绝的迪伦最终决定冒险尝试任何灵魂都没有做过的事情——回到崔斯坦的世界,去寻找自我的灵魂摆渡人,自我的爱人。
又是一条充满未知和艰险的路,为了爱,迪伦选择了一场可能让自我灵魂灰飞烟灭的豪赌,尽管前途未卜,可她依然步履坚定。
上天还是眷顾了这对有情人,在茫茫荒原,迪伦找到了朝思暮想的崔斯坦,她极力劝说崔斯坦跟随自我回到另一个世界,一个属于她的世界,尽管这是一件从未有过的事情,尽管一切都充满未知和风险,一切都有悖常理,但崔斯坦愿意冒险尝试,只因他曾答应过迪伦绝不会失去她,必须要保护她!
这一次,迪伦成了崔斯坦的摆渡人,带领着他义无反顾地找到了自我身故的那列火车,去寻找自我的身体。为了不再一次失去崔斯坦,迪伦在进入火车残骸后就紧紧抓着崔斯坦的手,可行走在错乱不堪,漆黑一片的车厢时,不慎摔倒的迪伦还是丢开了崔斯坦的手,再次醒来的迪伦如愿地回到了人间,满心却是失去崔斯坦的痛苦,她为丢开崔斯坦的手而懊悔不已,却看见向自我走来的崔斯坦对着她说:原先你在那里。因为迪伦的需要,所以崔斯坦一向存在和陪伴,陪伴她的灵魂,陪伴她的人,用陪伴守护她一生。
迪伦是幸运的,因为她有崔斯坦,摆渡了她的灵魂,摆渡了她的人生。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用不变的承诺,勇往直前的行动,摆渡你的灵魂,陪你抵达幸福的彼岸。
《摆渡人》读书笔记2英国作家麦克福尔最著名的作品,本书一举摘得多项世界文学大奖,完全意料不到的情节。当人们在直面生存、死亡与爱的时候,爱的信念会战胜一切,是一部温暖的治愈系小说。
单亲女孩迪伦与母亲关系紧张,她去找父亲的途中火车发生了交通事故,她遇上她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崔斯坦护送她穿过重重险境沼泽、泥潭、险峰、恶魔的追赶,最后把她安全护送到了灵魂的安身之处。但是,迪伦却不愿意屈服于命运的安排,执意重新走上轮回,她要和自己的摆渡人永远在一起。这份爱,注定不被允许,迪伦有自己的归属,崔斯坦有自己的使命。
凭着爱的勇气,她冒着巨大的恐惧、承受着随时魂飞魄散的危险,历经千辛万苦,在灵魂超度的路上重遇崔斯坦,和他一起重返命运的起点,故事的每一幕都惊心动魄,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页会有怎样的转折。迪伦的爱牵引着他们穿越回时间的刹那,奇迹必然出现。
书的最后一页,当救援人员把迪伦从事故火车中抬出来的时候,她看到了崔斯坦就坐在隧道口,迪伦嘴唇颤抖的露出了微笑,“原来你在这里。”“我在这里”。历经重重磨难,他们终于紧握彼此的手。暖心的一幕,让人倍感欣慰。
人的信念可以战胜一切,一个人的所思所想,就会成为他的现实,成为他的生活,这也是这本书中传达给人们的观点。书中的坏天气、恶劣的环境都是随着迪伦的思想来变化的。生活中的每一个意想不到的时刻,其实都是一种命运的安排,都是有迹可循的,就像书上的一句话:“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一个柔弱的小女孩,从跟随自己摆渡人到自己摆渡自己的命运。在人生的长河中,谁是谁的摆渡人,谁又是谁的灵魂归宿,勇敢的人总会给出圆满的答案。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读完此书,让人心里充满了力量,在生活中要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做自己的摆渡人!
《摆渡人》读书笔记3人过中年,平日所读之书多是时政财经官场商战历史名传之类, 多少年已不再读青春励志、激荡灵魂的书了, 近日偶读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摆渡人》,陡生感慨:人生就是不断穿过一座座荒原,只要信念坚定总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孤独而无助,同学的嘲弄、母亲的冷漠,为了重温久逝的父爱,她踏上了开往远方的火车。不幸的是途中突发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地发现眼前竟是一片荒原,她以为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
故事的女主人公迪伦和单身的母亲生活在一起,不过她和母亲的关系并不很好。学校里她也不受欢迎,唯一的好朋友转学离开。书中说迪伦是一个内向羞涩,做事一板一眼,沉着勤奋,但不是很聪明的人。也许她在学校不被老师同学所理解,和她这样的性格有关。所以她很渴望从在另一个城市的父亲那里得到些许安慰。但去往父亲城市的那列火车出了事故,而迪伦的故事此刻拉开了帷幕。令女主公处处受挫的雨天让这个世界变得模糊。迪伦似乎是幸运的,因为她是事故中唯一的幸存者,她见到了男主人公——崔斯坦,一个灵魂的摆渡者。跟着荒野中唯一的“活人”崔斯坦,迪伦心中的疑惑越发的深。终于,她知道自己才是在事故中死亡的那个。虽然难以接受,但她勇敢面对。
似乎专为她等候的男孩崔斯坦,带她走向无边的荒原,当她逐渐明白自己才是惟一的遇难者之后,并没有悲观颓废,而是跟随上帝派给她的摆渡人,越过一片片荒原、一座座高山、沼泽地恶水湖……面对随时而至的恶魔群起而攻,稍有不慎,就会魂飞魄散,成为孤魂野鬼,坠入地狱,亦幻成魔。其实我们的人生也处处会遇到“恶灵”,他们想要把我们变成成员之一,壮大他们的队伍,拉更多的人坠入深渊。
因为责任,崔斯坦终于护送她到达灵魂的天堂,并再去摆渡一个接一个的灵魂,机械地周而复始就是他的工作,从不曾思考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因为爱,迪伦竟走出多少冤魂梦寐的天堂重返荒原,从柔弱到坚强,从被摆渡到反摆渡,并最终带领崔斯坦重返人间!
二十年前当我还在铁路学校读书时的青涩年代,时常悲观无望地苦叹、恐惧着所要面临终生居无定所四海流浪的工作时,内心便哀怨地以"荒原浪子"而居了。读过《摆 ……此处隐藏8340个字……张。所以说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并不是那种看起来很美好的感觉,而是让你的内心通过纠结的过程,而产生深深的思考。
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15岁的青春少女,生长在单亲家庭中,和母亲已经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爸爸从未谋面,只是一个想象中的爸爸。就连唯一的好朋友也搬到了很远的地方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嘲弄,是一个严重缺爱的女孩。这时候她非常想念遥远的父亲,并决定坐火车去寻找缺失的父爱。可是火车在途中一处隧道的地方发生了事故,当她挣扎着走出隧道,却没有发现任何救援人员,她又走到另一头也没有发现伤员和救援人员。她在感到万分疑惑的同时在不远处她看见了一个金发少年,和自己的年龄相仿,坐在一块石头上好像在等她。她以为她是此列火车中唯一获救的人,可没想到自己确是唯一遇难的人。不得不说,这样的故事开头还是蛮吸引人的!
接下来就是崔斯坦对迪伦的救赎之旅。金发少年崔斯坦虽然是迪伦的摆渡人,可他也受着迪伦的影响,摆渡人总是把自己幻化成被摆渡者喜欢的样子,可他们摆渡人从来不知道自己原来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们来自哪里,又将去向何处。他们只是麻木的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使他们摆渡的灵魂得以安全的到达彼岸。为了让迪伦更好的接受自己,崔斯坦的模样就是帅气的金发少年,可以说这样的样貌对情窦初开的少女迪伦是很有杀伤力的。
接下来的阅读体验是纠结的,崔斯坦带着迪伦艰难的穿越着荒原,因为迪伦严重的缺爱,所以荒原真的就是荒原,到处都是苍凉的景象,因为她所经历的都是她内心的投影。他们在和魔鬼做斗争的同时,一个个安全屋成为他们的庇护所,可安全屋同样破败,了无生气。就在这艰难险阻中催生了迪伦和崔斯坦彼此的爱意,迪伦甚至都不愿意离开有崔斯坦的荒原了,她的灵魂虽然可以获得重生,可是将意味着永远的离开崔斯坦。
所以迪伦在另一个安全的世界里,在那个灵魂可以安放的地方,她并没有守株待兔,等待她的父母朋友的到来,而是想尽办法去寻找和崔斯坦能够搭上边的轨迹!这包括崔斯坦嘴里曾说过的最高尚的灵魂,一个为了集中营中的难民而死去的二战德国士兵,那是一个鲜活的年轻生命,因为这个灵魂的纯洁和高尚让崔斯坦念念不忘。迪伦找到了他,他因为有梦想可依,所以他回到了他的家乡所在。迪伦又因为他的指引来到了一位知道很多事情的老者那里,而这位老者是一个相当安静的灵魂,她在静静的等待老伴的到来!迪伦在她的启发下开始了一条不归之旅,没有哪个灵魂这样做过,前路漫漫,那必定荆棘丛生,可迪伦并不害怕,而是勇敢的踏上了征程。都说无知者无畏,迪伦的勇敢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她为了寻找解救爱人连那险恶重生的荒原都不怕,因为毕竟那纯情的爱恋和美好的初吻是很珍贵的。虽说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可我看迪伦更像是崔斯坦的摆渡人。
当迪伦在没有摆渡人的引领下突破重重险阻,而看到第一个安全屋时她并没有等待停留,而是继续前进,终于和崔斯坦相遇,其中她也因为自己的过失造成被崔坦摆渡的灵魂被魔鬼抓走,她非常的自责和内疚,她也试图解救别的灵魂。最后他们经历艰难险阻回归了人类社会,迪伦把崔斯坦带了过来。其实崔斯坦在摆渡了迪伦的灵魂迎接下一个灵魂而并没有变样的时候,我就猜到了这样的结局。爱一个人最美好的地方就是和他生死相依,永远在一起不是吗?
最后的一句“嗨”她也轻声回了一句,嘴唇颤抖着露出了微笑,“原来你也在这里,我在这里”,多么温暖啊!就像刘若英那首同名的歌一样温暖!
我想这本书带给我最深的领悟就是勇敢和坚强,当你不肯为未知的明天做努力的时候,其实你就是在退步,如果我们贪图安逸,或者不够坚强躲避困难,那么我们永远到不了梦想的彼岸和理想的世界。
《摆渡人》读书笔记14《摆渡人》是一部关于心灵探索的小说,我认为《摆渡人》表达得更多是迪伦内心的探索。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对我有教导意义。
荒原是迪伦的心灵世界,乌云等阻碍是迪伦内心的恐惧。在迪伦意识到荒原的天气,随自己的心情改变的时候,她勇敢面对,以积极的态度,克服困难;再加上崔斯坦的帮助,迪伦走出荒原,即迪伦真正认识自己。
迪伦映射的是我们自己。就像封面那幅画一样,黑暗笼罩大地光明,光明坚强透过乌云,困境不是绝对的。只要有一丝生机,我们就要勇敢克服困境。
摆渡是什么?我认为摆渡是自己凭借勇气克服困难,探索自我认清自我的过程。
谁是真正的摆渡人?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因为崔斯坦帮助迪伦走出荒原。迪伦也是崔斯坦的摆渡人,因为迪伦帮助崔斯坦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读后感·与此同时,迪伦和崔斯坦又是他们自己的摆渡人。迪伦认清自我,重回荒原;崔斯坦也是如此,摆脱束缚与迪伦在一起。所以真正的摆渡人,人人皆可为之,拯救他人,拯救自己。
同时我也在思考着作者写这本书的用意是什么?我想这大概是描绘作者内心渴望的社会。就像陶渊明的桃花源,古人所渴望的大同社会一样。作者内心渴望的社会,每个人都坚强、勇敢,同时也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社会充满了爱。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但现实很残酷,这种理想社会很难实现。可我内心和作者的内心一样,同样渴望一个充满爱的社会。愿人皆为摆渡人,愿社会和谐发展。
《摆渡人》读书笔记15一叶轻舟,孤独地漂泊在水面上,而水面却被阳光晒的金黄,抬头才发现阳光上还有团团乌云。
摆渡人,是岸与岸之间的相接,更是灵魂与灵魂的相拥。当他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如果生命进行再次轮回,他们又愿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
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的作者,一个极其平凡的人,却写出了不平凡的作品,塑造出来的主人公崔斯坦和迪伦都是那样的令人深省。这是一个史诗般动人的故事,它令人激奋、恐惧、温暖、回归人性、引人深思。
上帝为了帮助孤苦无依的灵魂,找到回家的路,便为每个灵魂安排了一个摆渡人,陪伴他们一起走过这段艰难的路程。崔斯坦,迪伦的摆渡人,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没有属于自己的相貌性格,唯独摆渡人的身份能证明他的存在,护送灵魂是他的职责也是他的使命,历经千辛万苦后,只为一个灵魂得到归宿,而自己却没有归宿,周而复始地完成宿命的轮回。或许也正是他这样,后来才会有一个女孩出现在他的生命里,改变他,让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让他找到了自己最终的归宿。当他为了自己所爱的,所想要得到的东西时,他可以奋不顾身甚至舍弃生命,只为守护一个无形的承诺,坚持不懈地追求,直到最后。他也得到了他最初向往的幸福。
但,崔斯坦和迪伦之中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摆渡人?是崔斯坦还是迪伦,没有定数,记得有部电影中说:“怯懦囚禁人的灵魂,希望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而迪伦用生命和灵魂的不懈追求告诉我们:禁锢我们的从来不是有形的铁链和枷锁,而是来自我们心中无形的胆怯和对未来的恐惧与担忧。你的信念决定你自己的人生,只有无所畏惧的自由灵魂,才能抵达美丽的彼岸,才能拥有美好的结局。或许,在过程中有多么的不尽人意,多么的坎坷,但想想总是美好的,当场最终拥有了圆满,你会感谢那些挫折,因为是他们让不可能变成可能,让梦想照进了现实。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