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发言稿

时间:2023-02-04 15:56:40
【热】家长会发言稿

【热】家长会发言稿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发言稿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好的发言稿可以引导听众,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演讲的内容。怎样写发言稿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做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长会发言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长会发言稿1

家长在孩子高考整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可谓“形形色色”,其对子女的态度,用“鞠躬尽瘁”或“春蚕到死丝方尽”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但具体如何发挥作用?发挥何种作用?则各家有各家的招数。为了考前和考试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优良的学习和生活氛围,特对每位家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家长要努力做到

1、努力营造一个温馨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不刻意制造一个一切为了学生的高考紧张沉闷压抑的氛围,少谈高考反而有利于高考:无需备战气氛很浓;生活习惯无需作大的改变;家长之间要和谐,减少矛盾,“高考无战争”;“看透不说透”—种心照不宣的沟通和提醒;不过度关爱。

2、期望值宁愿低些也不要太高,压力宁愿小些也不要过大。

3、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平常心、平静心、理解心、爱抚心、激励心、信任心;高考快乐,快乐高考;要三个“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复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应对策略。

4、家长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安慰学生应对各种烦恼,如:(1)记忆力下降;(2)水平不升反降;(3)考场紧张;(4)压力和焦虑等。

相信只要做就有可能,用微笑传递你的信任、激励和关爱。

二、家长怎样帮助学生解压

考试来临,学生面对压力,家长生活得也不轻松,但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同时要给学生减压。这里给家长介绍几种减压法,不妨一试。

第1招:为学生打气。不要让学生单独面对压力,让他知道全家人都和他在一起,为他打气,以乐观的态度面对问题。鼓励学生和同学一起温习功课,相互讨论、切磋,这样可以事半功倍。当学生情绪有变化的时候,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战胜暂时的困难,最后赢得比较满意的考试结果。

第2招:给予赞美和肯定。家长平时要多发掘学生的优点,给予他们赞美和肯定,这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段时间,学生可能会有一些焦虑情绪,家长这时不要明显地流露出过分的关注和担忧,这样容易使学生的焦虑扩大而变成压力。

第3招:要有放松心情的时间。家长的情绪会影响学生,试着放下担心,放松心情,利用空余时间陪学生到户外走走,呼吸新鲜空气,比如到公园散步、做些有益身心的运动,甚至看看电视,让脑筋稍微休息休息,这对应付考试都有帮助。

三、家长如何给学生帮忙

建议1:把学习权交给学生。高考复习,是一种自主性极强的活动。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随着考试的临近而适当减少对学生学习的具体要求,给他们以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学校尚且如此,家庭更需提倡。

建议2:后勤服务要讲适度。学生迎接考试,家长做好后勤保证,这是每位家长都必须具有的服务意识。从学生的心理感受方面看,家长的关心未必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正在那冥思苦想,爸爸走来好心相问:“复习得怎样了?”学生刚进入连续思考状态,妈妈端来一杯热汤:“先喝了再复习”,此时,学生不得不切断思路。学生坐在书桌旁专心学习,家长把牛奶悄悄送上就行。另有一些家长,临到考试时就怕学生吃不好,影响了考试,于是就努力改善伙食。结果大鱼大肉,使学生生理失调,学习精力不济,甚至影响了身体健康。更有一些家长,从广告上东查西找,给学生买营养品、补脑液一类,希望创造以吃促学的奇迹。从曾经这样“吃”的同学反映的实效性看,往往是白花钱,不顶事。因此,家长的心理关心要细致,物质关心要科学。平时住校的学生,考试期间仍应住校。家长平时不常到学校看学生,考前和考试期间也没有必要伴在学生身边。

建议3:提倡接受现实心理。学生参加高考,家长对此人生大考的看重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将这种重视迁移到过高提升考试期望值则是不正确的。过高的期望会造成家长心态的失衡,会给学生施加不当压力。家长此时的怒其不争,可能会造成学生的退缩逃避;家长此时的责怪埋怨,可能会造成学生的心理逆反;家长此时的高分要求,可能会使学生望而生畏;家长此时的学习施压,可能会使学生无所适从。积考前复习、考后调整的经验教训,特别提醒家长,要保持正常的期望心理,接受学生现实表现和现有能力,合理施教:变怒其不争为激励促进;变责怪埋怨为冷静劝导;变高分要求为适当指标;变学习施压为放松调节。

学生高考的成绩与外部环境的影响不无关系。而对高考生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莫过于家庭的环境。家长在高三一年中应该充当为学生排忧解难、做好后勤保障的角色,但是如果指导失误,也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四、高考关键时刻要注意生活细节

1、时间安排:考试当天要在开考前45分钟吃完早饭。因为吃完早餐的半小时内血液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内流动,大脑供血减少,影响注意力集中。早餐不要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糯米、粽子、油条,而应该选择吃粥类和鸡蛋等。中午保证有15—30分钟

家长会发言稿2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各位家长表示欢迎和感谢,今天能按时开家长会,说明我们的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孩子的期望。我在这里想跟家长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如何正确对待孩子学习。我的观点是要重视,但不仅仅关注分数。每位家长桌上都有一张成绩条,是这次月考各科成绩。有的家长看了以后肯定会很着急,也许今天回去在孩子跟前就是暴风骤雨,我建议家长看到成绩以后先想一想,在孩子平时的学习中你都做了哪些工作。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成绩只是孩子近期学习情况的一个表现,即使你把孩子打了骂了,改变不了他的学习状态,他的成绩是不会提高的。作为家长,我的建议一是尽量给孩子灌输学习的重要性,不要给他们负面的东西。二是尽可能多陪伴孩子,在他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让他感受到你的关注和重视。三是每天看看他的作业。有许多学生习惯放学后不带书包,这在城里学校是不可能的,学校对此有要求,也检查过,但是效果不好,这就要求我们家长做好这件事,让孩子把书包带回去,看看他的作业,如果作业本找不到或者作业错误多,量偏少,就说明学生的学习是存在问题的。要引起我们家长的重视了。

第二:积极与学校及老师联系。如果关心孩子学习,不妨过一段时间就跟班主任联系一下,如果老师给你打电话了,就说明问题比较严重了。我们有个别家长,对待教育态度消极,不愿意甚至不接老师电话,我想问一下,孩子是你亲生的吗!如果抱着这种态度,孩子在学校混日子只有几年,将来孩子跟你一起走的路还很长,孩子现在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你对教育的态度决定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当然,我们大部分家长做的还是不错的,对学校的教育比较配合,能积极和老师沟通。一般来说,这些孩子 ……此处隐藏21253个字……例。

2、作业习惯差,作业完成质量低,对于不会做的题目,没有问其他同学或老师的习惯,不懂就不懂,作业做错了,没有及时进行订正。不会检查。

3、不会听课,不抬头,不懂得如何做笔记,如何融入新的课堂的挺多。

4、粗心马虎,常丢三拉四,有的学生,忘记带作业,忘记带这带那,需要家长送过来,或是回家取。

5、个别学生不会自主学习。

6、自习课上总有个别学生管不住自己,会回头说话;有学生会在放学后不及时回家。

出现以上情况,最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形成。在小学是老师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很少有自己的主张和想法,进入中学以后,学习难度加大了,作业量增多了,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也宽裕了,但学习方法还改变不了。在中学,学生应该有学习的主动性,可以预习老师没讲过的内容,也可以复习老师已经讲过的知识。所以求知欲强的同学,成绩会越来越好,或者有明显进步;而懒惰、怕吃苦的同学,想把成绩搞好就难了。靠教师补,想有出色表现,难!因为很多知识要靠学生自己去消化、领悟,最后达到触类旁通。所以我提倡同学们多思、多问。当然,学习的过程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波折,作为学校,作为老师,我们有义务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学习。如有的学生需要意志,有的需要耐力,有的需要情绪,有的需要方法,有的需要细心。尽管现在还存着这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会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学校教育的形式是群体性的,一个老师至少要负责60多个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所以学校不可能象父母那样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把教育的对象,集中在一个学生身上,家庭教育始终占有特殊的优势地位,其潜在能力是巨大的,有这样一种现象:孩子在同样的年龄段里,同时走进同一所学校,在同样的班级里学习,授课的时间是相同的,教育的环境是一致的,然而接受教育的效果却截然不同,这种分化的原因,并不在于学校教育质量,而在于家庭教育的配合上。有这样一个比喻,老师好比医生,父母好比护士,医生开药后,护士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教育永远离不开正确的家庭教育,假如没有良好、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相配合,再好的教师、再好的学校也不可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共识。

跟家长探讨几个问题

1、做一个负责任的家长

每个成功学生的背后,必定有一位辛勤的家长。

(1)要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要善于观察、发现孩子的细微变化,经常进行深入的交流,听取孩子的心声,洞察孩子内心世界。要抱住态度,切忌武断行事。方法:观察书包的内容,有没有课外读物;查查他的通话记录,经常和哪些人联系,交往是否正常;每天上学放学的情绪怎样;时常检查作业完成的数量、质量,批改、订正的情况等等,这些都是了解孩子动向的可靠途径。

(3)经常与学校老师沟通,多反映情况,学生的世界有许多事情老师是很难探知的。因为,在老师面前,学生一般是不随便说话的。发现问题及时与学校老师联系,别听信一面之词,妄加判断。

(4)注意自身的言行,给孩子做出榜样。一定不能在孩子面前指责评论学校、老师,这单纯是对老师,重要的是对孩子的影响。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2、重视对孩子的常规教育,克服“重学习,轻品行”现象

当今社会办学理念是: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先成人,后成才。特别重视对学生品行的教育。要求学生做到在家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在校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在社会,诚实守信,遵守公德。望家长能与学校统一观念,支持、协助学校老师开展工作。

(1)发型问题、服装问题、首饰;

(2)上学时间不准带通讯工具,更不准带刀具、危险物品等;

(3)要教育孩子严格的、不折不扣地、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发生打架、索要、谈恋爱、严重扰乱课堂秩序等违纪事件,学校一定要严肃处理,望家长能给予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是有限的,不是万能的,换位思考老师能怎么办?我们家长也要改变观念,考学不是唯一出路,做人才是最重要目标。在很多问题上,家长的倾向、观点,家庭的教育是很重要的,正确对待象老师请家长到校、请家长签字等教育措施。

(4)关于学生请假。

3、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送大家一句话: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1)作息时间:早7:30到校;中午1:40到,落实好午休,“十一”以后中午时间变,家长一定要控制孩子的行踪,一定不能放任自流。晚上4:35放学。家长要根据路途情况,控制掌握作息时间。

(2)学习习惯。

作业量:每晚3科作业。作业只是一个学习的目标和参考,不要绝对化,要因人、因时、因事具体对待,不一刀切。鼓励上游的同学认真且有创意的完成作业,并不拘泥于作业;鼓励中游同学努力独立完成作业;鼓励中下同学不照抄作业,尽力完成作业;鼓励下游同学每天坚持写作业。

作业态度:一定要认真完成作业,这一点,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特点,采取相应的行动,要持之以恒;要重过程,轻结果。不要等结果出来了再这个不好、那个责任的,有什么用。一百个不满意,暴跳、怒吼、惹人笑话。从平时抓起,不放过小事。

作业时间:放学回家后抓紧时间,要讲效率,不要磨磨蹭蹭;学习要专心,不能一边玩手机一边写作业。

4、孩子偏科怎么办?纠正偏科,从每天做起。

5、经常进行安全教育

家长是孩子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交通安全。饮食安全。冬天、雨雪天路滑。自行车的检修、上锁。个人物品安全。

学生感冒、肚子痛等

5、注意教育时机

(1)考试后,因势利导,激起孩子奋发向上的冲动。

(2)孩子取得了某些成功高兴时,要在祝贺的同时提出新要求。

(3)孩子受委屈时,家长要冷静而宽容的开导。

(4)孩子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家长不要埋怨,而应指导出优点,肯定成绩,在此同时指出不足,分析原因,指点改进方法。

(5)与老师反映情况时,家长不要直“告状”,而应实说,说优点也说不足(孩子在场时,要用希望的口气提出不足)

(6)孩子范了较大错误时,家长要在理解体凉中循循善诱的规劝。

(7)孩子对某一事物兴趣浓厚时,只要是有积极意义的,就要大力支持,并加以具体指导。

(8)外出做客或家里来了客人时,不在客人面前揭孩子的短,而保护其自尊。

(9)他人取得了成绩时,不那别人贬低孩子,要提出恰当要求,鼓励赶超。

(10)孩子要参与大型集体活动时,要教育孩子积极参与,遵守纪律,为集体增光。

6、注意教育方法:说话要坚持以鼓励为主,鼓励孩子尽最大努力学习功课,对完成作业有困难,要想法给予帮助,对成绩不能只看分数,而应该看进步。

学生是我的,是我的希望;孩子是你的,是你的未来。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孩子的前程,让我们共同携手!

谢谢大家!

《【热】家长会发言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