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时间:2025-11-01 19:41:11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15篇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15篇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态环境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1

院系:xxxxxsx学院

年级:20xx级班级:xx学师范x班姓名:xxx学号:xxxxxxx

时间:20xx年2月5日―2月7日

(1)调查地点及情况介绍:

本次生态调查地点,我选取了我的家乡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鸡足山镇关李村委会李子厂村的几条河流作为我的调查对象,由于我的家乡所在地是一个小山村,没有城市化,也污染有工厂,所以我选取得调查对象所能受到的染主要是来自居民的生活垃圾。

(2)状况简介:

在本次调查之前,根据经验,我猜想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居民生活所生产的垃圾得不合理排放,导致一部分生活垃圾排入河流中游,导致河流中有污染。于是我分别到几条河流的上、中、下游进行了调查分析,为了说明的方便,我将调查的对象分作甲,乙、丙河,在几条河上游调查时,甲、乙、丙三条河的河水都很清澈,其中生长的各种水草也正常,经对村民进行询问调查得知,三条河上游的河水都可以作为饮用水。由此得知,三条河上游河水仍处于不污染状态;到中游时,三条河的河水虽然没有出现浑浊现象,但都有很多生活垃圾存在河流底部,这里要说明的一点事甲、乙两条河在接近中游居民区时汇成了一条河,这几条河的中游有了一定的污染,针对这一情况,我对村民进行了采访得知,村民们为了方便,大多数时候都将生活垃圾直接倒入河流中,这表明村民的环保意识不是很高,到中游进行调查时,我还发现了另一个情况,在河流中游有大片的田地,村民们在施肥后便进行灌溉,由于河流的分流及地理情况的原因,导致田中的水有一部分会回的河中,所以河流中断出现了一定的水体富营养化,出现了水草疯长等情况。与此同时,我还发现许多牲畜仍以河流中游的水作为饮用水,经对村民们调查得知,本地的牲畜一直以河水作为饮用水,但却没出现大批牲畜死亡或获病现象,牲畜的生长状态处于正常情况,这一情况表明中游河水虽然有污染,但情况并不严重;三条河在下游汇为一条河,在下游调查时,发现河中河水清澈,河中并无生活垃圾,在下游的村民仍以河水作为饮用水,对下游村民调查得知,村民们以下游河水作为饮用水已经有很多年,村民们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我尝试着喝了一下下游的河水,发现下游的河水并无异味,饮用后也没有出现腹泻等异常情况,这表明河流中游的污染属于轻度污染,并没有超出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范围。针对以上的调查情况,我们征求了村民和村委会的意见,结合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一个整改方案。

(3)整改方案:

首先,针对主要的污染源,对村民进行环保知识宣传,使村民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动员村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综合处理,不盲目倒入河中;其次,对河流中游的生活垃圾进行打捞;再次,改变村民们先施肥后灌溉的习惯,转变为先灌溉后施肥的,这样既降低了污染,有提高了肥效,减少化肥的使用;最后,对河流的水质进行定期检测评估。

(4)实践反思:

当代大学生应该为建设美丽新中国奉献自己的力量,?、积极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提高自身环保能力,帮助他人提高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在生活中时刻关注环保,改变自己的一些不利于环保的习惯;?、积极参加社会环保活动,为建设美丽新中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2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建设,是全民的事业,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为了更准确地获知公众对我区环境状况的感受,充分认识我区的区域生态环境状况,了解公众对我区生态环境的满意程度以及对未来生态建设方案与环保措施的意见和建议,近期区统计局和区生态办、区环保分局通过现场征询和入户调查等方式,结合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暨我生态区建设启动仪式,对辖区内13个社区的市民进行了一次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问卷529份,其中有效问卷484份,问卷回收率为88%。调查表明:我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满意度较高,市民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较强,首次调查结果令人满意,但离生态区建设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

一、市民对我区环境质量状况的总体评价

近年来,我区持续实施“蓝天、碧水、绿色、清静”四大环保工程,城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xx年,全区共完成10个生活小区,30个污染源,15个公建单位及11条区管道路的污水收集系统的改造;完成了11条主河农灌河道清淤整治任务,共清污河道7335米,内河水质逐步变清;20xx年日空气污染指数(API)大于100的共72天,小于100的293天;区域环境噪声比去年下降0.2dB。

1、市民对目前环境质量状况满意度评价。调查显示,3/4的被调查者对我区目前的环境质量状况感到满意或基本满意,满意率达到76.72%,但也有18.3%的市民对环境质量现状表示不满意,还有4.99%的人表示很不满意。

2、市民对生态区建设的了解情况。通过不断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组织开展生态区建设宣传周、创建生态街道、创建“绿色社区”、环保知识家庭竞赛等主题活动,使生态区建设逐渐深入民心。从调查结果看,有64.32%的市民对我区正在开展的生态区建设活动表示了解或基本了解,20.54%的市民表示听说过,但具体情况不太了解,有15.15%的市民表示不了解。

3、市民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评价。在“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和“当前环保宣传力度”两个问题上,市民的满意率分别为76.76%和65.47%,市民普遍对政府在环境保护领域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但也有7.16%的市民提出当前政府在环保宣传工作方面脱离实际,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

二、市民对我区环境污染状况的评价

1、大气污染——老百姓最头疼的问题。在被问及“目前我区污染较重的问题有哪些?(按污染程度依次选择)”时,53.74%的市民认为大气污染是各类污染源中的“第一杀手”,次选比例也达到15.63%。其中机动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污染最为严重,分别占大气污染的48.71%和30.3%,道路扬尘、饭店油烟等也是市民反映较多的问题,xx社区一些居民对无证摊贩的煤烟污染表示强烈不满,要求环保、城管等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

2、工业废水和白色污染——影响城市环境两大公害。市民反映的其他污染较重的问题依次是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首选 ……此处隐藏30289个字……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又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迫于生存,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众多人口的不合理活动超过了大自然许多支持系统的支付能力、输出能力和承载力。

(2)工业化压力: 中国发动工业化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又面临赶超发达国家的繁重任务,不仅以资本高投入支持经济高速增长,而且以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换取经济繁荣,重视近利,失之远谋;重视经济,忽视生态,短期性经济行为为中国生态环境带来长期性、积累性后果。

(3)市场压力: 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经济本身会产生许多外部经济效应或者外部不经济效应,环境污染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财产,这种公共财产的提供,对所有人都有好处且多一些人享受它的好处并不会加大总成本。但是如果没有公共财产,所有人的利益都会受损。公共财产或者公共财产受到破坏的特点决定了个人或市场都不会提供控制环境污染的费用和服务,只有政府是公共财产的提供者。来自市场经济的压力愈大,政府对防治环境污染、整治国土资源的责任就愈大。

三: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造林绿化取得成效,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有了较大进展,到1998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6.55%,森林总面积居世界第五,草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草地牧场综合示范工程成效显著,各类草地面积达3.9亿公顷。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建设稳步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渐入人心,至1997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926处,占国土面积的7.64%,10处自然保护区加入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土地保护和整治工作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取得成效,全国生态农业试点达XX多处,50个生态示范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7个生态农业建设被联合国环境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全国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7000多万公顷,部分地区遭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正在恢复。

四:总结

现在,我们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生态环境的建设,我们面对现在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要尽全力进行保护,为创造和谐家园共同努力。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15

在环境科学中,一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称。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对开创人类文明和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大气、水源、土地、草原、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矿藏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自下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为此,我作了调查。

调查时间:20xx年4月15日晚。地点:网络。

调查对象:全球自然生态环境情况。

调查结果:

1。臭氧层被破坏。臭氧层占平流层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含量极低,却能吸收紫外线的功能,但是由于人类破坏,臭氧层迅速耗减,被极度破坏。如南极的臭氧层空洞。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被破坏的面积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上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欧洲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被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2。淡水资源危机。地球地面虽然2/3为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为淡水,但其中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5%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我国5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由于人类的破坏使得地球水资源有限,不少大河如美国的科罗拉多河,中国的黄河都已雄风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了。

3。土地荒漠化。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到1996年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球爱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荒漠化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爱尔兰的面积。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4.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由于塑料制品主要来源是面临枯竭的石油资源,应尽可能回收,但由于现阶段再回收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直接生产成本,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做到。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希望寻找一种能替代现行塑料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可降解塑料应运而生,这种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例如淀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淀粉在短时间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导致薄膜力学性能下降,同时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化剂与土壤中的金属盐反应生成过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链断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环境所消纳,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5.垃圾污染

垃圾侵占土地,堵塞江湖,有碍卫生,影响景观,危害农作物生长及人体健康的现象,叫做垃圾污染。

垃圾包括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两部分。工业废渣是指工业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包括煤研石、粉煤灰、钢渣、高炉渣、赤泥、塑料和石油废渣等。生活垃圾主要是厨房垃圾、废塑料、废纸张、碎玻璃、金属制品等等。在城市,由于人口不断增加,生活垃圾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构成一大公害。

垃圾的严重危害,首先是侵占大量土地。二是污染农田。三是污染地下水。四是污染大气。工业废渣中的有些有机物质,能在一定温度下通过生物分解产生恶臭,从而污染大气。五是传播疾病。生活垃圾中含有病菌、寄生虫,如果直接用来作为农家肥料,人吃了施用过这种肥料的蔬菜、瓜果,就可能得传染病。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城市垃圾大量增加。垃圾处理已成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的紧迫问题。

环境问题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是一个世界各国都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已将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促使环境向有利方向转化的一支强大力量。为了加强学生环保意识和环保素质,,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新风气,我校积极开展各种环保教育主题活动,如:争做环保卫士、环保调查报告站等活动,创造浓厚的环保氛围。使学生树立人人都是环保志愿者的意识。为创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贡献一份力量。

同学们,快快醒悟吧,宣传环保!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