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调查报告

时间:2023-05-20 01:57:54
植物调查报告

植物调查报告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植物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植物调查报告1

一、课题研究背景

自然界中现在已知的植物,大约有40万种左右,为了识别、利用和保护它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分类。植物的分类系统有人为分类系统(artificialsystem)和自然分类系统(naturalsystem)。人为分类系统仅就形态、习性、用途上的不同进行分类,往往用一个成少数几个性状作为分类依据,而不考虑亲缘关系和演化关系。自然分类系统或称系统发育分类系统(phylogeneticsystem),自19世纪后半期开始,它力求客观地反映出自然界生物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发展。植物分类的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门、纲、目、科、属、种。

根据植物学家们的研究发现,许多的植物不仅可以作为药材,而且可以净化空气、吸附灰尘、吸收有害气体等,在环境保护和改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学校当前正值创重之际,在校园环境方面应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学校应着力改善并美化校内环境,这就得对当前校内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生活状况进行调查、了解。

通过对一些同学的调查所知,同学们对植物的了解甚少,名字不知道,更不用说它是属于哪一科的。对于植物的用途呢,他们所了解的就是老师所讲的它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外,其他的用途也难说了。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的活动,可以培养我们的调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多的了解植物,让更多的同学也来了解植物,爱护植物,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的和谐、美丽。

二、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

1、确立研究课题(校园植物的调查)

2、组成研究小组(第一组:田小燕、石旭第二组:唐菊、黄源第三组:冉陶、谢四川)

3、请示学校领导对校园内植物的调查研究

4、确定调查计划:

20xx年10月14号,通过随机调查同学,提出问题。

20xx年10月59号,对校园内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生活状况进行调查、统计。

20xx年10月1015号,总结、讨论、形成报告。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1、课题在20xx年9月底提出,我们在国庆节放假前确立了调查小组成员,并初步制定调查计划。通过对学校学生的随机提问所得结果,我们确立了课题实施计划。

2、中期调查:国庆节期间,在经学校同意后,我们首先查阅了为什么要对植物进行分类,通过什么方法分类,植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等相关资料。然后我们各小组分工对学校各区域植物进行了种类、数量、分布及生活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并带回不认识的植物的样品继续考证,对统计结果作了具体的分析。

3、最后,我们就调查结果和得到的资料进行了讨论、总结、形成报告。

四、调查研究结果报告

1、经调查、统计,并对校园的主要和珍贵植物进行了分科分属。如果我们依据形态学分,乔木中桑科种类最多,其次是木犀科、豆科等。数量最多的是桑科的小叶榕,总计56棵,其次是木犀科的桂花有27棵,珍贵植物如锦葵科的木芙蓉有3棵(见附表)。灌木中数量最多的是木犀科的小叶女贞,其次是黄杨科的鹊舌黄杨。草本中麦冬的数量最多。最后结果校园植物种类(我们熟悉的)总计44种,共有41属,34科。我们还对以下表格中的植物进行了挂牌。

2、校园植物的分布

校园植物主要分布在体育场,学生宿舍前及食堂下面。体育场接近后校们的地方主要栽种了三种灌木植物及蔷薇,篮球场四周主要是栽种的小叶榕和小叶女贞,生长状况良好,而灌木太多由于是新栽培的长势不佳,土壤需增加肥力和水分。广场花园里有大量的桂花树和黄槐间种,铁树主要栽培于办公大楼前,共计17盆,长势良好。冬青卫矛和塔柏多种植于学生宿舍前,其中冬青较多。()刺桐主要分布在食堂侧下方,数量较多而很密集,生长状况良好。除此以外,原学校行政楼摆放了些盆栽的橡皮树和苏铁,刚从外地引进不久,生长状况不是很好,还需加强管理。

3、据调查表明:学校内植物种类欠缺,各种植物的数量不够,生长状况良好,对植物管理不佳,土壤环境不断改善,以适宜植物的正常生长。

五、课题思考与建议

1、通过本次我们小组对校园内植物的调查,发现植物种类不丰富,而且每种植物的数量不足,离美化校园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其中乔木类,除小叶榕及桂花树外,其它种类的数量都很少,而灌木类的种类和数量也较少,草本植物就更少。美化校园的工作必须以植物的种植为起点,尽量多引进些植物品种,并合理的种植到适宜的生长环境中。同时,我们还发现有些植物已面临巨大的虫害,工作人员应加强管理。

2、经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名贵品种都只在体育场的旁边种植,而其它的地方都没有,如南洋杉、紫荆、柳杉等。其次,教学楼前的广场的花坛里所种植物种类单一,只有桂花树、黄槐和两三棵大树。我们讨论后认为学校可以在花坛内间种些能进行季节更替的开花植物,因为同学们能听见鸟语,但不闻或少闻到花香。

3、经小组分析和讨论,学生寝室前面的花坛里应加种些花草,如开不同花色的美人蕉、月季、杜鹃、栀子花等,最好是花期不同的花种。食堂斜下坡的的崖壁上可以种些垂吊的花草,即可掩盖乱石,又美化环境。其次校园内还可以增大腊梅的种植量,可为校园的冬天增添景致

4、调查中我们发现,植物是天然的氧气库,某些植物是天然的吸尘器,某些植物是天然的消毒器。如小叶榕、黄葛树、夹竹桃等。夹竹桃它能分泌挥发性的抗生素,能清洗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但经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它又是一种具有剧毒性的植物,它的汁液沾到嘴里,重则可让人死亡。鉴于它的四季常青,又能开花,还是消毒器的优点,校园种植后应挂牌告示学生不要采摘。建议在校园内多栽些有吸尘功能的植物,但同时避免引进有毒性的植物,以保证校内人员的健康。

5、植物的种植不能带有随意性,必须根据其生长所需条件,对土壤、温度等条件适应性的、选择性的进行种植,必要时应考虑光照强度对某些植物的影响,比如,阳生植物应种在向阳处,阴生植物就在隐蔽处种植。

六、研究心得和体会

在我们的调查和研究过程中,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后,让我们了解了植物的分类,学到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从鉴定命名到探究植物的作用,进而探究人类与植物的关系,使我们对植物有了更多的了解,更加的热爱大自然。同时,在整个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三组成员分工明确但又不完全孤立,而且互相交流和帮助,这样既发挥了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创造出横向交流,团结合作的机会。我们认为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课外知识,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学习和探究的乐趣。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在探究中获得新 ……此处隐藏24330个字……树枝。枇杷树开出的花有黄色、白色的等,大多数叶子上都有花。

四、调查建议。

其实,我们对校园植物没有什么要求的,因为毕竟花开花落是植物生命的轮回。如果实在要提出点建议的话,我们就希望用一些方法让落花落叶不掉在地上,例如:设一个大花坛。

植物调查报告15

2.1外源物质对植物的影响

2.1.1赤霉素对植物的影响

赤霉素(gibberellins或gibberellic acid, GA)作为植物生长的必需激素之一, 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方面, 如: 种子萌发, 下胚轴的伸长, 叶片的生长和植物开花时间等。还是一个较大的萜类化合物家族,在植物整个生命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GA可以促进植物的伸长生长[1-3],提高根部果糖二磷酸醛缩酶的活性[4],影响植物根部、叶鞘以及液泡膜的蛋白质表达

[5-8]。GA还可以增加盐胁迫下植物幼芽的长度和干重、增加氨基酸乙酰丙酸脱水酶活性、减少总卟啉含量并提高类胡萝卜素的含量[9],可以缓解盐对植物的抑制作用。近年来随着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进一步发展, 有关赤霉素生物合成及其调控, 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 以及赤霉素与其他激素和环境因子互作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0]。

2.1.2壳聚糖对植物的影响

壳聚糖是甲壳素经去乙酰作用后失去乙酰基产物的总称,因此又名脱乙酰甲壳素,去乙酰程度为65%~99%,一般以70%~80%最常见,化学名为(1-4)一2一氨基一脱氧-β一D一葡聚糖。壳聚糖分子的基本单位为氨基葡萄糖,属于葡萄糖结构单元组成的直链多糖,分子中含有羟基和氨基后,化学活性大大加强,溶解度也比甲壳素增大,它还是天然多糖中唯一存在的碱性氨基多糖。壳聚糖呈白色或灰白色,略有珍珠光泽,半透明的片状固体,主要有以下特征[11]:

(l)不溶于水和碱溶液,可溶于稀酸。溶于稀酸时呈粘稠状,在稀酸溶液中,壳聚糖中1、4连结的苷键也会缓慢水解,粘度逐渐下降,因此使用时应该现用现配。

  (2)壳聚糖经过交联反应能形成与人工合成的鳌合树脂极为相似的鳌合物,有一定机械强度和重复使用性,鳌合金属离子的性能也大大改善。

(3)壳聚糖具有良好的成膜性,涂抹后很快形成薄膜。成膜性可通过壳聚糖轻乙基化或轻丙基化大大改善。

(4)壳聚糖通过络合反应和离子交换作用可吸附染料、蛋白质、氨基酸、核酸、酚、卤素等物质。壳聚糖可用作许多粮食、蔬菜作物种子的处理剂[11,12],用于种子处理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增强幼苗的抗病能力, 促进作物的生长, 提高作物的产量; 而且壳聚糖对作物无药害, 对人畜无毒害,对环境无公害, 是理想的环保型杀虫剂,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播种前涂于种子的表面自然干燥后使用, 不但可以有效抑制种子周围霉菌病原体生长, 增强植物对疾病的抵抗力, 而且还起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 用其处理过的小麦、豌豆和扁豆种子产量可增加 10%~30%。

壳聚糖可用作生物病害诱抗剂[13] 诱导生物的广谱抗病性。研究证实, 壳聚糖作为植物性功能调节剂, 能调节植物基因的关闭和开放,诱导植物分泌抗性酶, 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植物细胞的活化, 刺激植物性生长, 还可以增加对病虫害的自我防御能力。特别是较高聚合度的寡聚糖具有阻碍病原菌生长繁殖的功能, 减少病原菌特别是致病真菌对植物的危害。

近年来,关于壳聚糖在农业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14],用不同浓度壳聚糖浸种处理玉米种子,能够显著促进种子萌发。壳聚糖种子包衣处理后,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15],提高幼苗耐盐性[16]。

2.1.3水杨酸对植物的影响

水杨酸(Salicylic acid, SA),即邻羟基苯甲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小分子酚类化合物。它能够激活植物过敏反应和系统获得性抗性。其典型的生理作用是诱导植物体内病程相关蛋白(PRs)基因表达及产生系统获得抗病性(SAR)[17]。植物体能合成较低含量的SA,用于韧皮部运输,并且调节植物生热、开花、侧芽的萌发及性别分化等生长发育过程[18,19],目前已被认为是植物激素的一种[20]。目前已有研究表明,SA不仅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还具有诱导植物产生抗逆性的,抵抗不利环境伤害的作用。

此外,外源SA在植物抗逆境方面研究的报道也较多,如提高植物的抗寒性[21]、抗热性[22]及减少重金属[23]对细胞膜的伤害等。

2.1.4硝普钠对植物的影响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是广泛分布于生物体的一种气体类生物活性分子,在植物体内主要通过硝酸还原酶途径、一氧化氮合成酶途径、黄嘌呤氧化还原酶和非酶促途径催化形成[24-25],被认为是在植物中普遍存在的关键信号分子[26]。

在1979年,Anderson和Mansfield研究发现植物能释放NO,并且还能影响植物的生长,但直到1998年,Delledonne和Durner等人提出NO是植物的防御信号后,NO在植物上的研究才迅速开展起来[27-29]。

植物在正常生长条件下会释放一定量的N0,而且NO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与其浓度有关,高浓度的NO抑制植物的生长,低浓度的NO促进植物的生长[30-32]。周永斌等[33]研究发现,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msside, SNP)对豌豆、黄瓜、剌槐和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以及幼苗的根长、叶绿素含量和生物量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随着SNP浓度的增加,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不同植物受抑制程度的差异显著。张少颖等[34]用SNP浸泡玉米种子后,发现玉米种子的发芽率提高,幼苗地上部和根的伸长长度增长,也提高了幼苗叶片中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有利于玉米侧根的发生。

一定浓度的NO可以促进休眠和需光种子的萌发,能与植物激素相互作用从而调节气孔运动。Beligni等[35]研究发现,NO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比如泡桐种子的萌发是需要长时间光照的,但是如果有NO存在时,只需要照射单一的红光,种子就能萌发。而且他们同样发现NO能够刺激光依赖性的莴笋种子萌发,而且这种剌激作用比植

物生长激素赤霉素的效果更明显;也能增加小麦种子在黑暗中生长的叶绿素水平;还能显著地减轻光对黑暗下植物的下胚轴和节间生长的抑制作用。在拟南芥中,外源NO可促进对脱落酸依赖的气孔关闭,实验证明,NO和脱落酸可以各自独立诱导气孔的关闭,但也存在正协同效应,NO却是一个介导脱落酸诱导气孔关闭的关键信号分子[36]。

NO还能诱导程序性细胞死亡和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Pedroso等[37]研究发现 在大叶落地生根(Kalcmchoe daigremonticma)中,叶片和愈伤组织离心可诱导NO的产生,随后DNA断裂而细胞死亡。而且NO对生物膜有高度透过性,它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细胞内,从而激活或抑制转录因子进而调控基因的表达。比如NO能激发烟草中由烟草花叶病毒引起的PAL基因的表达[38]。

《植物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