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形记》观后感(11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变形记》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变形记》观后感1可是小鸡们还是互相追逐,尽情嬉戏,就是不肯回家。”这话我可不爱听了,瞧不起我嘛?啊,真好吃。还有一些鸭子站在水边的地上,伸长脖子吸水喝。夏天来了,阳光照射着一排排各种各样的树,阳光穿过树梢,照在了地上,像金子般的金黄!
魏程是长沙市人,家境优越,沉溺于网络游戏。他的生活简直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不在网吧,就在去网吧的路上;不在睡觉,就在打算睡觉的床上。”在父母的眼里,他已经是一个“顽劣”的孩子,在老师眼中,他如同教室角落的一座“冷漠雕像”。而故事的另一名主人公,却与魏程有着天壤之别。他叫高占喜,生活在青海一个偏僻的农家,成绩总是数一数二,可是却几次差点因为家里贫穷而离开那温暖的校园。他说,他想考大学,想去见一见自己梦寐以求的城市。但,他更可能中途辍学,未来可能还会在麦田里辛勤的耕耘。两种迥然不同的生活环境,两对同样爱子的为人父母,魏程与高占喜互换之后将会带给他们什么?好奇心使我迫不及待的往下看。
这7天里,魏程天天要跟着做农活,却只能吃面疙瘩,尝到了农民的辛苦,高占喜靠在松软的沙发上,享受到了大城市的富贵与奢华;这7天里,魏程去外面打过工,挣钱为了给阿妈买打水瓢,高占喜学会了上网打网络游戏,学会了用每月200元的零花钱请朋友吃夜霄;这7天里,魏程一再被感动得泣不成声,高占喜也同样激动得热泪盈眶……
7天之后,魏程如何重新面对钢筋水泥的城市?7天之后高占喜还愿意回到贫困的乡村吗?故事的结局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答案:穷苦的阿大阿妈走进了魏程孤独的心,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光明与温暖;而高占喜依然眷恋着那失明的阿爸,温暖的家和已经成熟的麦子。他说:“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真正的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是否已经泪流满面,感动不已?是否对照自己的生活,有所感悟?说到这儿,我想到了自己平时吃穿挑挑拣拣,从不穿补丁衣服,有时还为一丁点儿大的事冲父母发火。再想想高占喜,我感到十分惭愧。
同学们,当你沉溺于网络游戏,失去自我的时候;当你吃着鸡腿,喝着可乐,为超女疯狂的时候……想一想变形记中的高占喜,想一想农村有多少像高占喜这样的孩子,又有多少因辍学而痛哭流涕的孩子。他们渴望学习,可命运却给了他们贫穷。与他们相比,我们的生活是不是要幸福得多?与那些几个月吃一次肉的孩子们相比,我们应该对我们的衣食住行感到满足。那么,就请行动起来,珍惜父母给予我们这美好的一切,发奋学习,努力拼搏,做一名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
《变形记》观后感2“变形计”主要讲述的是三个主人公,姚珠龙、周卓夫和罗海互换一个月生活的故事。三个人的生活可谓是大相径庭。姚珠龙、周卓夫来自深圳,他们任性,具有强烈的个性和叛逆精神。一个沉迷于网络游戏,另一个则喜欢“汹涌”酷爱标新立异。罗海来自大山,母亲患了骨质增生,小小年纪的他便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任。他们的人生真是有很大不同。但是通过一个月的“变形”他们都有很大的改变,在这一个月的生活中,姚珠龙、周卓夫上山砍柴,到砖厂搬砖块打工挣钱。通过劳动他们明白了生活的艰辛,他们品尝了爱的味道和如何去爱父母,爱亲人。罗海也改变了,通过一个月的变形,他不再害羞,学习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
通过“变形计”这档栏目,我主要有三点感悟:
第一点,父母的教育方式影响了孩子的性情。因为父母太溺爱,城市的孩子养尊处优不懂得关心别人,任性叛逆。视频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姚珠龙惹阿姨生气后,他的父亲指着他让他去给阿姨道歉,而他的母亲却急忙拦住他父亲。可见城市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缺少底线,对孩子溺爱之深,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
正是由于母亲的溺爱,才造成了孩子叛逆,任性、不懂得关心别人。不让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委屈,孩子则任性叛逆。
第二点,环境对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在西部偏远地区,仍有改革之风吹不到的贫穷小村,那里交通甚为落后,不仅没有电子产品,连房屋都是土房与茅屋,在这些还需要养家畜、砍柴来补贴家用,都说贫穷的孩子早当家,他们相比于城市孩子更早懂得生活的艰辛,父母的不易。他们努力学习,只为改变生活条件,冲出束缚,使父母少受些累,就像“变形计”中的那个山村少年罗海,他在家帮助父母、帮助同学,来到城市也不忘初衷,用行动感动他人,他并不被城市的繁华景象所迷惑,他想要这样的生活,可是他知道自己的家在农村,他必须要好好学习,改变现状。
第三点是“变形计”的教育引导方式应该提倡。通过“变形计”城市的孩子可以体验乡村的生活;乡村的孩子可以走出大山,体验城市的感觉,通过“变形计”他们可以体验完全不同的生活,改变自己的性格和突出的个性。“变形计”也可以说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补充,当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家长的溺爱,学校的只是看重学生的分数,不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导致现在的学生不明事理。通过“变形计”我们这些学生可以体验劳动的艰辛,我们更能明白父亲的辛劳。
最后作为孩子应该体谅父母,父母不仅赐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成人,我们应尊重他们,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让父母骄傲。
《变形记》观后感3昨天,我观看了今年《变形记》的第一期节目——《山路弯弯》,故事的讲述了在城市里生活的少年李锦鉴不一爱一学一习一,因上课看漫画书不服从管教打伤老师,回家后玩游戏,一妈一妈一为保护他的视力关了电源,他又把一妈一妈一打到,看到妹妹不顺眼,又把妹妹狠狠地教训了一顿,真是一个人见人烦的小霸王!而生活在广西山村的韦志忠兄妹生活虽然贫困,但是他们互相关一爱一、互相照顾,非常懂事。
《变形记》栏目组决定把李锦鉴和韦志忠兄妹互换,让他们到对方的学校和家庭体验生活。
就这样,李锦鉴来到了韦志忠兄妹上学的上镇小学,这里的学校条件非常艰苦,孩子们上完课得自己做饭,吃饭还 是三四个人一个饭盒,为了照顾李锦鉴,校长特地给他准备了一个新饭盒。还 是因为不服从老师管教,李锦鉴掀翻了课桌,扔了饭盒,还 打倒了好奇的低年级同学,他在上镇小学的第一个朋友“小绿”都被他骂哭了。放假回到韦志忠的家里,李锦鉴拒绝了韦爸爸特意为他准备的晚饭,自己搭帐篷睡在了外面,韦志忠的哥哥韦志升为了照顾他,只好在外边陪了他一宿。但李锦鉴意外从韦志忠的伯伯那里得知韦爸爸可能患有白血病时,他很焦虑:为什么不去医院看病?工作人员告诉他看病需要钱,而韦家哪里能拿出看病的钱?就这样韦爸爸每天一强忍疼痛支撑这个缺少母一爱一的家,三个孩子吃、穿、上学都需要用钱……就是这个身心一交一瘁的爸爸,给他买药、 ……此处隐藏5196个字……了解极度贫乏的孩子最终不会依恋车水马龙、花红柳绿。
故事的发展却出人意料,魏程主动帮助新父母和弟弟承担许多杂务,前两天的昏昏沉沉,在电脑课这转折点后发生转变。他与同学相处融洽,上课认真,幽默开朗,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个不可一世的坏学生。情势的这般出乎意料,更激起了我的兴趣,对结局愈加期盼。
然而在长沙的高占喜,逐渐迷恋上了城市里那些对他而言新奇的事物。他忘了新华书店,忘了名人传记,甚至只想在家玩电脑游戏。这一点同样地让人难以置信,淳朴憨厚的乡村孩子,难道真的会在繁华与虚荣中堕落吗?
当魏程提出想去黄河边玩的时候,他的新爸爸只是迟疑了一下,便掏出自己多少年来积攒的二十元,这在农村是多大的一笔钱啊!不仅是魏程,连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有多少润湿了眼眶——为了一个只认识几天,也仅能相伴几天的“儿子”的一句话,毅然决然地献出多少年的积蓄,多么伟大,多么无私!刹那间,魏程的心仿佛被什么触动,在第二天做出了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他到建筑工地刚了一整天的活,挣来二十元钱,为了报答自己的“阿大”。要知道,这让人多么感动,深有感触。
而高占喜在新妈妈的要求下,早上到广场去卖报纸,自己打工挣钱。他结识了新伙伴,学会了许多生存的技能,同样对诚实的了解也更多了——并不都是繁华幸福的一面,在光辉的背后,同样是由辛苦与勤恳组成;城市中同样有生老病死,同样有贫富分化,这是他之前所没有想过的。
很快,七天的转换结束了,高占喜仿佛长大许多,临至机场甚至未拥抱一下新妈妈,而是选择踏上了回家的路程。魏程在临别之际,竟然向他七日的父亲跪了下来,发誓要好好读书,勇敢奋斗,不再整天泡在网吧,不学无术。
结局是美好的,也是给予人希翼的,两个少年都学会了许多,但未来依旧漫长,要牢记今日的品德,给未来开拓光明的道路。
这世上有金钱的贫乏,但不会有灵魂的缺陷,家境不用以消人斗志,而是催人奋进;这世上没有真正的铁石心肠,但有暂时的迷茫,只有用爱去感化它,融化隔阂,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变形记》观后感10周五的班会课上,我们全班同学一起观看了《变形计》,看过之后,我感触很多。
作为一个观众,我只能为两位主人公感到可惜,其它的,没有亲身经历,是感受不出来的。
首先,我深深的感到,两位主人公就像是本应该属于对方坏境里的。一个不想读书,生活条件优越;一个热爱读书,却时时刻刻面临着辍学的可能,生活条件十分窘困。
其次,我被那位厌恶读书的主人公——魏程深深地震撼了。他的成绩原先是很不错的,现在却休学在家,还频繁出入网吧。变成了一个别人眼中的不良少年。可我从他到乡村后的各种行为中发现,他其实心地善良。我们这个年龄应该做的事与不应该做的事,在他的身上正好相反了。
而另外一位主人公——高占喜,则是来自贫困山区的孩子。他的命运从一开始就大致写好了,没有一丝一毫的享受,只有付出和忍受。他想读书,却读不起。他不知道大山的另一侧的世界有多繁华。他的眼中,甚至不能分清赵本山和刘德华。和魏程的生活条件相比,他,似乎是生活在地狱!
《变形计》就像一根无形的绳子,把两个命运完全不同的人连接了起来。我体会到,高占喜初来城市的惊讶与快乐,也感受到魏程来到山村后的改变与收获。
我很想知道魏程为什么要离开学校,但是一切无从知晓。
而高占喜让我感受到了他对命运的勇气。如果没有《变形计》,或许他就会默默无闻一辈子,永远也不会知道城里人的逍遥自在,也不会知道有钱人家的幸福滋味。但我坚信,在通过这次节目之后,高占喜一定会确定自己的目标,努力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我不能明白高占喜的心情,也不会了解他哭泣时最真实的感受。是欢喜,是对外面世界的憧憬;还是不满,对父母的无能满腹牢骚?或者是对陌生世界的恐惧呢?他一定很希望那7天是永远,好让自己长久地生活在这个充满物质享受、与那个小山村截然不同的环境中吧?
当然了,魏程也许不会留恋那个小山村。因为那个小山村只是他漫长人生路途中的一个小站。那里没有物质享受,没有城市的繁华,只有那些淳朴的人们。
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完那部《网变》的纪录片,所以对结局,也无法知道了。霓虹灯,照耀着魏程的人生,但他的光亮,也一定会照进高占喜的生活。
但是,我希望,魏程可以在乡村里认识到以前在城市中不能了解的事物与道理,也希望高占喜不要迷恋物质的生活,为自己加油打气,在将来开辟自己的一片天地。
《变形记》观后感11暑假,我看了不少记录片,其中最令我感动和难忘的,则是《变形记》。这是一部记录城市孩子和贫困山区孩子进行家庭互换的片子。通过互换体验,使城里的“坏孩子”深受教育并彻底改变,而山区的贫困家庭也得到了大家的资助。
片中有几个镜头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
镜头一:一位又黑又瘦的山里父亲从一只破旧的鞋中,掏出一卷积攒了多年的零票,一双粗糙而又布满老茧的大手一张张仔细地数着,生怕数错了似的,却只有区区二十几块钱,接着他把他仅有的这点可怜的积蓄全部塞给了他城里的“儿子”,为的是能让他去黄河边游览一下,吃一顿饭。看到这,我震惊了,一个家庭多年的积蓄居然只有二十几元钱,还不及我一周的零花钱。在中国,居然还有这么贫困的家庭!震惊的同时,我又被山里父亲的善良和淳朴深深感动了,他的确很贫穷,可他却比谁都更慷慨!我不禁落泪了。
镜头二:城里的学校组织了一次班会,内容是:你嫌你的父母唠叨吗?全班同学都认为自己的父母很唠叨、很烦。然而,来自贫困山区的孩子却说了这样一段话:“我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很辛苦,很少回家,我特别羡慕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我觉得那是最幸福的日子。我特别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父母挣钱很辛苦,我要多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听到这,我想到了我自己,我的父母每天都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的生活,还要辅导我的学习,而我居然常常抱怨他们唠叨,从来没有感觉到这些在留守儿童眼里是令人羡慕的幸福,没有山里孩子那么懂得感恩。
镜头三:一对贫困的留守兄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无人照料他们的生活,连生了病也只能忍着。不仅如此,本该上学的他们,却不得不每天天不亮就出去背煤挣钱糊口。寒冷的冬天,他们背着几十斤重的煤篓,晃晃悠悠地走在崎岖不平的小路上。我看着他们的背影,瘦弱的身躯被硕大的背篓遮挡着,只能看见他们的腿在艰难的行走。每天他们都这样早出晚归,由于天天背煤,他们的肩膀磨肿了,脚也到处都是老茧。这么冷的冬天,兄弟俩只有一床很薄的破棉絮,穿着也十分单薄、破烂,甚至连一双袜子也没有,光着脚穿着破烂不堪的鞋子,手脚都冻得开裂了。看到这,我不由得感到心痛,止不住心酸的泪水,从脸上满满的流淌下来。原来,在贫困山区,还有那么多贫困失学的少年,我暗下决心,等我将来有能力了,我一定要去帮助他们,让他们也能上学,让知识改变他们的命运,摆脱贫困。
《变形记》的确是一部令人感动又使人深受教育的优秀记录片,所有的青少年都值得去看一看,相信你一定会被其中的故事深深打动,一定能让你懂得许多学校和书本中无法获知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