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读书心得

时间:2023-06-15 15:56:42
镜花缘读书心得精选15篇

镜花缘读书心得精选15篇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镜花缘读书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镜花缘读书心得1

这个寒假我读了许多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充满想象力的《镜花缘》。

《镜花缘》讲的是百花仙子因为得罪了嫦娥,触犯天规,被贬下界。她的父亲唐傲去海上游历各国,寻找十二名花,遇到许多光怪陆离的事情。最后父女二人双双修成神仙的故事。这本书是半文言文的,刚开始读,我觉得有点难懂,但后来发现,只要进到书的世界里,这些都不是问题了。

这本书大部分的篇幅都是在讲唐敖、林之洋和多九公一行人出海游历三十三个国家的经历。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风土人情,有趣至极。

我喜欢其中的三个章节,第一站是东口山。东口山上有各种奇花异草,野鸟怪兽,有肉芝,木禾,蹑空草,精卫鸟,果然兽等等。

肉芝,就是一个巴掌大小的小人,身骑小马,快如流星,一旦抓住就要立马吞下,不然小人便会化成灰。吃下后,能让人神清气爽。

木禾,是一种大树,树上无枝,长满稻穗,每一粒米都比头还大,够吃好几顿。更神奇的是吃上一口,一年都不会饿。

蹑空草,是一支青草,叶子跟松树的一样,长满了针刺。拿出它的籽,放在手心,吹一口气长一尺,吹三口气就能长到三尺。人要是吃了,就可以立在空中。

这几种草我都想吃吃看啊!

精卫鸟,不是一只,竟是一群,就是那只填海的精卫鸟的后代。长得像乌鸦,嘴白如玉,两只红足,头上还有花纹。

果然兽,特别重情义。有同伴死在路旁,那么路过的果然兽,就会停下来,守在旁边痛哭,任人捉住,也不逃窜。

这些东西太神奇了,让我大开眼界。

再说黑齿国和白民国。黑齿国的人,皮肤黑,就连牙齿也是黑的。但别看他们黑,特别有学识。白民国的人,长得白净,相貌堂堂,一看就特别有学问的样子,事实上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可见,人不可貌相,不能以貌取人。

还有个我最喜欢的女儿国。跟西游记的女儿国不同,这个国家是有男人的。但是,这里的男女身份是互换的,女人穿男人的衣服,走在路上;而男人则穿女人的衣服在家里织布。想像一下,一个像张飞一样的壮汉,五大三粗,满面虬髯,却穿着女人的衣服,文静地坐在那里穿针引线,缝着鞋垫,这个画面真是令人忍俊不禁。我被作者的幽默深深折服,真想去这样的国家里体验一下女尊男卑的感觉呢。

看完书后,我特别佩服本书的作者李汝珍,他的想象力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镜花缘读书心得2

李汝珍一生中,虽未得志,但其作品《镜花缘》实可谓之为巨作,可与《格列佛游记》相媲美。文中不仅充满想象之笔、使人仿佛身历其境,沉醉在仙境及各个奇妙的岛国中;也深具让人省思的空间。

《镜花缘》描述蓬莱仙岛中,天上的百花仙子因在王母娘娘寿诞时,与嫦娥吵嘴,一时之间说错话,玉皇大帝大怒,令她到人间受罚,转世为唐敖的女儿,名日小山。唐敖因考试名落孙山,心灰意冷之余便与小山的舅父林之洋一同出海游历,散散心。

在航行途中,到了许多奇妙的岛,如:人民好礼、不慕荣利、为善互让的君子国;爱装模作样、卖弄学问,肚子里却毫无墨水的白民国;根据人之心眼好坏而脚踏不同颜色云朵的大人国等,后来唐敖在途中尝遍仙草,因而得道成仙,从此一去不复返,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而小山年纪虽小,但十分孝顺,曾与舅父两度出海寻父。尽管沿途遭遇不少灾难,却都奇迹般的化险为夷,最后,百花仙子化身的小山,在受罚于人间的时间期满,重回小蓬莱,继续执行掌管百花的工作。

这部小说看似在描写神话,实际上,在诙谐讽刺中也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故事中的岛国特色即在诉说当代社会的面貌、作者自己的期许,如:君子国:希望人人都能像君子国的人民般,不争夺、不强求,社会安乐祥和。女人国:显示作者关怀社会,对许多男女不平等制度的批判,想象女人亦可考科举,从事男人做不到的事。白民国:当时,有些人考取功名便洋洋得意,认为自己已是顶尖人物了,便卖弄自己所学。实际上,学海无涯,他们所学的不过是汪洋一瓢罢了,作者对这样气量褊狭的士大夫,也不放过揶揄他们的机会。

《镜花缘》虽然是描述作者对当代社会制度的不满,以及他个人向社会的反抗,但其中所包含的宝贵启示仍是现代社会中值得我们借鉴、警惕的。就如同我曾耳闻的一句话:真理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动,而有丝毫改变;人生最大的错误即是再犯相同的错误。但反观现代社会,为何人人不能少一点争利,而多一点施舍,像君子国般?为何有些人不能谦虚为怀?反而像白民国般喜欢卖弄?社会要进步,内心的改革其实是最重要的。如果世界上各民族和平共存、没有纷争,哪需要什么武器?但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想改造这个社会,甚至这个世界,真非我一个十六岁的人做得到,但我想大家一起来努力一定能成功的!滴水可穿石;聚沙可成塔。而且,解决社会乱象最好的方法,关键在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

镜花缘读书心得3

锋芒毕露的铁槛锁不住一堵梅香,与她们一同去追随那一抹褪色的阳光。乍起的晨风,骤然吹起的缁衣掠起清高的眼波。群芳之蕊,奠定了幻化的梦境。惟我,从书中解开镜花水月的密码。惟我,背倚黄昏,登楼望月……

是苏醒的心扯不住金莼玉粒匆匆的脚步?还是梦幻中听到缁衣沙哑的呼唤?从书中,我悟出“镜花本空相,悟彻心无疑”的深刻道理。“镜花缘”取镜花水月空幻之无常义,突出主题,要求提高文性地位,让古代文性扬眉吐气。原来,神化般的世界被封建的枷锁粉饰了日子,已不再绚丽。而檀香弥漫了整本著作,让它璀璨光芒!

我,闻着茶香,翻开了镜花水月的空幻,也解开了镜花水月的密码……

唐朝武则天当政之后,诏令百花齐放,众神被迫听令。但为上天所遣,谪于人间,变成一百位人间奇女子的传奇故事。从书中,我领略到女性的才华被封建搁浅一方,也反映了她们在现实生活和政治地位上的不平等待遇。我深有体会,体会到作者尊重女性的思想及对古代女性长期被压迫和批判,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伦理的否定。

我感触很深。要不是武则天开放女科,这些人间女子的才华永远得不到施展。感风吟月的伤怀,仿佛把三月勘破,让她们自理空王。原来,古代女性聪慧的才华幻化成镜中月,水中花,是封建的枷锁成了她们一道无形的裂痕。终于,我解开了镜花水月的密码,读懂了,领会了感想很多……

“苏氏蕙兰识锦回文璇玑图”,一看全是字,是聪慧的史幽探用七种色彩将文字分开。百名花仙投生人间,将各有作为的满腹才情寄居人间。唐敖,多九公在黑齿国的文学塾中遇到红红、亭亭。她们诗书礼乐无所不通,于是便与多九公,唐敖一同探讨学问。涉及音韵文字,经书义疏,学术流派。她们的一番才学,把倚老卖老的 ……此处隐藏7967个字……天也江山易位,但其中很多波澜曲折的故事却耐人寻味。

很多人盼望着公平与和谐的太平世界,在古代老子曾经描述了他心中美好的世界: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在国外有乌托邦的思想:没有剥削压迫和贫富差距;国内也有桃花源的境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无论古今中外,追求美好生活都不能算是一种奢侈,而是发自内心的精神需要,只是制度和经济环境的限制,有些话只能变着花样说出口,有些话却要冒着杀头的风险,于是有智者,也有勇者,更多的是莽撞而下场很悲催的愚者!

镜花缘读书心得13

我的书架上有好多书,它们整齐的放在书架上,一天放学,我发现书架上又多了一本,原来是妈妈给我买的,名字叫《镜花缘》,我很高兴。

《镜花缘》是清代神魔小说,鲁迅爷爷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之为能“与万宝全书相邻比”的奇书。国外学者也致力于此书的研究,苏联女汉学家费施曼说该书是“熔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杰作。”《镜花缘》已被译成英、俄、德、日等文字。

它讲述了千奇百怪的奇幻国度和形形色色的风土人情,幻想,历史,讽刺,游记于一身,被当代学者称为“杂家小说”。!

通过阅读《镜花缘》一书,我认识了很多有特色的国家和英雄人物,并跟随着主人公唐敖旅行经过了焰火国,游过了君子国,还有小人国、黑齿国等等许许多多不同的带有神奇色彩的国家。

他们最先去了一个叫“君子国”的国家,他们发现这里的人很奇怪,总是讨价还价,但是,讨价还价的人不是买家而是卖家。如:一个小军官买东西,他跟卖主吵了半天才用一些钱买了一些差的东西,可卖主死活不让走,让小军官用一半的钱买了一半好的一半差的,这才算交易完毕。又去了一个叫“大人国”的国家,这里的人一出生脚下就踩着一朵云,走起来好像飘一样。如果这个人脚下的云是彩色,是指心眼好。如果云是黑色的,就指心眼坏。又去了不少国家,如“劳民国”“聂耳国”“无肠国”“犬封国”等其他国家。

这本书里的故事让我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看完了,总是还想看,连吃饭睡觉都想着它,太吸引人了。

如果现代社会的人都像君子国一样讲诚信,像大人国一样一看就知道谁好谁坏,社会就不会很乱。人民就会更幸福,我们也会更快乐。

镜花缘读书心得14

“女子无才便是德”,突然在一本书中看到,这句话让我很是“悲愤”。原来古代人都是这种思想,怪不得古代学堂里见不到女子。但在《镜花缘》中,我见识到了古代才女。她们的魅力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

“苏氏蕙兰织锦回文璇玑图”,乍一看,全是字。但聪慧的史幽探用七种色彩把文字区分开。每色中的字都可以组成数十首诗。史幽探她满腹诗词,行诗如风,让人敬慕。

在《镜花缘》的后一部分是记叙百名才女相会的情景。她们阔谈“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灯谜”,实话说,我确实是看不懂,但她们的浩博才学让我震撼。若不是武则天开放女科,这些女子的才华还得不到展示。

书中让我领略到了很多国家的怪异和有趣。如君子国,君子国里的人都是彬彬有礼,买卖东西都要谦让个半天;还有两面国,两面国的人遇到有钱有势的,就露出恭维、亲切的脸,而遇到没钱没势的,则露出丑恶、鄙视的脸:还有穿胸国,穿胸国的人胸上都有一个洞,他们都再胸中穿一根长竿,把东西都挂在上面。

然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在女儿国的游历,大概作者也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吧,暗暗地在文中批判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女儿国,恰恰是“女尊男卑”。“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所以林之洋误被选为王妃。首先得缠足,所谓“缠足”,就是裹小脚,有“三寸金莲”之美。可怜的林之洋十脚趾都烂了,化为脓水。这只是夸张,但他所受的痛苦古代妇女没有受到过吗?有谁可怜过她们?作者在文中让男性从女性的立场去体会缠足等种种陋习的丑恶和非人道性质。

唐敖、多久公在黑齿国的女学塾中遇到红红、亭亭,这两名十四五岁的少女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们极有才学,诗书礼乐无所不通,她们和多九公、唐敖讨论学问,涉及音韵文字、经书义疏、学术流派,口若悬河,咄咄逼人,弄得倚老卖老的多九公面红耳赤,汗流满面。

《镜花缘》若出在当时,定会改变一些人的观点。这本书中,各种珍鸟奇草,各国的风俗习惯吸引力极大,但其中着重表现对女子的尊重,值得一读。

镜花缘读书心得15

王母圣诞,众仙齐聚昆仑山庆贺。

百花仙子与嫦娥就百花齐开一事产生争执,终决定若百花得以齐开放,百花仙子必贬至人间,或为广寒宫清扫庭院。百花仙因麻将费心经营数日,其部下接到人间帝王——武则天的命令,让百花齐放。时间紧迫主人未归,仙子部下遂私下命令,让百花违花时而齐放。

事毕,百花仙子不忍降尊扫庭院,故投胎人世。其父名唐敖,一书香人士,因得梦境为觅百花齐放之仙山而周游四海,见得许多奇人异事,终隐于小蓬莱,与世隔绝。其女小山追父之踪,奈父只留一碑,欲其考取功名,遂相见并为之改名唐闺臣。唐闺臣和众女子皆才华横溢,恰武后广纳贤才,尤设女科,闺臣高中殿元,奈其名不祥,被贬之十一名。寻父之旅最终成为回到仙路之行。

洋洋一百回,镜花缘线索明朗,言语易懂,简洁凝练,所叙之事大致有二。

其一是唐敖周游四方,比之于夷狄,天朝虽为政治文化中心,仍相形见绌;其二是众女赴京赶考,谈吐不凡,诗词歌赋,腹中篇章,不亚于男子。以女子为叙述主体的题材出现在清朝,是一种进步。

唐敖至一国,见其民视燕窝如贱品,路不拾遗,甚惊讶。其民对天朝人嘲之曰“因燕窝价贵,一肴可抵十肴之费,故弗宴会必以此物为首,既不恶此形似粉条,亦不厌其味同嚼蜡。”

至黑人国,对其人身长而尽黑颇不齿,然而以知识渊博著称的多九公竟被两小黑女讨教得瞠目结舌,面红耳赤,羞愧不已。方自行惭愧,连走路都觉得失态,赶紧逃离。

另外,“脱尽仕途戾气”的国民让他们自觉俗气逼人;“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的对联也令他们印象深刻。

文本有一点淡淡的出世意味。泣红亭之对联“桃花流水杳然去,朗月清风到处游”,加之另一幅“庭院深沉处,千秋荡漾时”皆营造一种舍世俗,放四海的情怀。

文中亦有一句“凡有各事,只要俯仰无愧,时常把天地、君亲放在心上,这就是你一生之事了”这是作者借别人之口,慎重地对一生的总结。当下人也许会对这种“忠君”的传统情怀表示“喷饭”(喷饭一词早在镜花缘中已经出现)。但细细思量,这种顾己及人的道德教诲比起当下夸夸其谈,虚有其表的伦理规劝,高明许多,清晰许多,坦白许多。

百回镜花缘,目之所及,皆人品高洁、学富五车、不计名利之人,常感神清气爽,赏心悦目。时时捧读,暂时忘却俗世,令自己置身于一道德高地,不禁沾沾自喜,自命不凡,岂非人间胜事?然奈何双脚触地,又置身于名利漩涡,所谓百回镜花缘,一场春梦,其意莫若此。

《镜花缘读书心得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