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时间:2023-05-23 07:32:21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汇编15篇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汇编15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工作等方面的诸多不顺,自己心浮气躁,神态飘忽不定。为了让自己的精神得以放松,为了让自己的心灵得以净化吧,我重新拾起《孩子,你慢慢来》细细品读。

“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这是书中卷首的一段话,正是这段文字吸引我继续读完这本书。它在给了我无限感动的同时也给了我一些启发。

青蛙有青蛙的世界,蝌蚪有蝌蚪的世界。作为青蛙的我已忘记自己是怎样的长大,已不能切身的理解蝌蚪的想法,尤其是近阶段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心态就明显有心急的嫌疑。“你看你啊,讲了几遍还不明白吗”“怎么到班里这么长时间还没有把书拿出来”等的话语经常不经过自己大脑就熟练地从口中蹦出,说完后意识不到有什么不妥却也没见起到什么效果,反而更让自己心里添堵。文中的“妈妈”是个聪明、睿智、理性的母亲,她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选择了一个非常简便却又符合儿童身心生长的方法――孩子你慢慢来。这个在我们的教学中不是也可以较好的运用吗?

班里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发展水平不同,因此我们在教育时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发展水平高的学生,你有能力快点就快点,而对于水平稍低的学生,你慢点老师也等你啊!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2

暑假把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品味了一遍,一家人一起看书,心不由得欢喜,嘴角禁不起一次次上扬。

我喜欢龙应台的文字,如水般柔情,又如火般温情:其中带着女性的细腻的美与善,品味着字里行间,富有深意的话语,不经沦陷其中,一丝丝情愫在心里泛起波纹——这些包含着做母亲的心腹,回忆儿时的天真快乐……这些情愫凝聚融合在一起,很难让人说出是什么味道,但却是令人感动,喜悦,舒畅。

我很羡慕安安,因为他是幸运的,他的母亲也是幸运的,因为在孩子的问题上她选择了这样一个理智的做法——慢慢来,是的,慢一点,又何尝不可,我们可以慢慢享受这些上天赐予我们的丰盛礼物,细细去品尝,才能更真切的感受爱,我们才会生出更多温柔的情怀,更多的爱。

读完这本书,妈妈感慨良多,她对我说:她不该把自己的所有希望都压在我身上,叫我自己把握住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这是在看完这本书后妈妈所说的,我以为,她是深刻的感悟到应当学会宽容与等待,慢慢的,等待那些命运的必然的到来,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长,这需要足够的耐心与坚持,我很庆幸,应为我的母亲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着。

忽然想起《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卷首语:“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慢来,慢慢来。”

我只想对母亲说:“人生的路很长,我们美好的人生旅程,刚刚起航,让我们慢慢来,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3

本来,我并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龙应台是个什么样的人,而当妈妈推荐我看了这本孩子你慢慢来以后,我渐渐有些了解她并喜欢她了,同时我又特别羡慕华安、华飞有这么一位既是母亲、又是朋友的妈妈。

在孩子你慢慢来中龙应台充当了一份伟大的职业—母亲。这本书的开篇有点让我惊吓:在龙妈妈读书的那个年代,孩子们在学校里没有尊严可言,有的因为顽皮只得头顶一盆水被教师罚站;有的因为考试成绩差必须带着“我是懒惰虫”的牌子在操场跑一周;甚至更有的学生因家境贫困交不起补习费而受到老师的反复刁难与体罚……他们在这种冷酷的教育环境中艰难地生活着 。于是,深受其害的龙应台,在做了母亲后,十分爱自己的孩子,以一种耐心、平等、潜移默化的方式,竭尽全力为孩子们创造温馨自由的成长空间,把自己的儿子华安、华飞教育成了一个“像一株小树一样正直”的人。

我多么羡慕龙应台的孩子华安和华飞啊!他们的母亲总是以平等的姿态与他们相处,而且相处得十分融洽。无论孩子有多少个无知的要求,比如说要妈妈很温和、要妈妈不打人不骂人、要妈妈不逼自己做不想做的事……。龙应台妈妈全做到了。她希望她的孩子顺其自然慢慢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联想到我们的一些家长,就像拔苗助长的农夫,总是一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样子,一会儿给孩子报这个辅导班,一会儿又报另一个兴趣班,完全不尊重自己孩子的意见。每天唯一的要求就是做作业、做作业,还是做作业,恨不得孩子一天中就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但愿我们的妈妈们能和这本书的作者龙应台一样,都能平等对待自己的孩子,多点耐心,给点时间,让我们慢慢来,那该有多好!这样我们也会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幸福的空间了。

龙应台对她的孩子们的爱一定是真正的母爱!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4

这本书是大作家龙应台记录她的两个孩子-华安和华飞的成长经历。

书中每一个小故事都能体现出一位母亲对她的孩子们的尊重。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华安和一个同伴的盗窃行为。华安的同学弗瑞第进了一家超市,趁售货员小姐不注意,藏了一包糖,就溜出这家超市,找到了华安,请他一起吃糖果。华安当然不问糖果是怎么来的,就与他一起分享了。超市的老板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等他“欣赏”完这一切后,第一时间把华安的母亲找来。这位母亲来后,并没用骂他们俩是小偷,而是温柔而严肃地问了弗瑞第当时的情况,并告诉他乱“拿”东西是不对的,从弗瑞第的口中还了解到华安是他的“共犯”。当然,这位母亲也还是用同种语气告诉了华安“共犯”是什么,并让他写检讨。

从这件事中,就可以感受到这位母亲对孩子的尊重;假若她当时直接就骂那两个孩子“小偷”,那么就不知道他们将来会不会因为这句话而去偷更大的东西了?对孩子的尊重真的很重要。

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事情。有一件事,发生在我小时候。那时,家里有一盒进口的巧克力,不但气味很香,而且味道很甜。还小的我,觉得有好东西应该和别人分享,于是竟把它拿进厨房,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放在地上喂起蚂蚁来了。晚上,我兴冲冲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当时夸我了一句很有爱心,就忙着做家务了。现在想想,妈妈真是太伟大了。我做了这样一件大“好”事,妈妈不仅没批评我还夸了我的独立选择和独立做法,这比起一个一不小心弄脏了衣服上一个角就要被父母批评的孩子要幸福多了。

尊重的力量可真强大。这本书不光是记 ……此处隐藏4523个字……塌的重建。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2

最近,不爱看书的我,居然把《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看完了,当我打开《孩子你慢慢来》的第一页的时候,我便被这本书吸引了。

《孩子你慢慢来》这篇文章,是本书的开篇。作者描述了在花店买花时看到的一个情景:一个5岁的孩子,非要自己动手给花束系上蝴蝶结,而作者就那样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愿意静静地等。在等待的过程中,作者追叙了一个昔日冰冷的事实:一个追不上别的孩子功课的女学生,带着自己的弟妹,跳进了冰冷的河里。由那凄惨的一幕,作者想到了,孩子,你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心中有这样一些情愫在荡漾——感受做一个妈妈的甜蜜和幸福、回忆做一个孩子的童真和快乐、亲近小植物小动物时的欢欣和好奇。这些感受凝在一齐,让人很难说出到底正因什么而感动,而喜悦,而舒畅,可确实就是能听到自己的笑声不断,轻轻带过的那种笑。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如此纯真、可爱、充满好奇心,无意中能给成人最大的喜悦和安慰,但不是每个妈妈都像安安的妈妈一般耐心、细心。而我们应对着这么多孩子的教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孩子们从感知父母家人的抚爱开始,认识周边的寸土、花木、虫鱼,了解身边的人和语言,然后再渐渐接触更多无形的东西,他们开始知道人间有美丽的传说和信仰,也有残酷的战争和杀戮。这一条长长的细细的成长之路,一切都要慢慢来。在一个班级的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家庭环境地的不一样也使每一个个体的成长不一样。我们老师是不是也能对慢一些的孩子们说一声:孩子你慢慢来呢?

《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值得每个人都去看一下,十分的精彩和搞笑。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3

读过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后便喜欢上了她细腻如水,又大气洒脱的风格,深深的被她的“另类”所吸引,这本《孩子你慢慢来》,语言同样简洁,短句也较多,更多的融入和表达了作者对教育的观点,读来别有一番感受。书中文字不是很多,夹杂一些彩页,浪漫中别有一番寓意。书中第一个彩页就是一道长长的铁轨中的一段,铺了一地金黄,孩子神情专注的慢慢踱步,图片配的说明:“长长的路,慢慢的走”,寓意深远,给人以心灵的启迪和震撼。每当在课堂上因为看到孩子对某一个知识点不理解而苦恼时,我总是在心里默默念一遍“长长的路,慢慢的走”,换一种静等花开的心态去面对。

在生活中,我们也不能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也许一辈子都追不上别人。那该怎么办呢?别急,我们还是要等待自己的灵魂,我们不能为了去追赶别人,而不顾心的劳累。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读着这段话我好像看到了一位耐心,内心充盈着爱的母亲,看到了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也看到了一个快乐的,可爱的,聪明的,健康成长的孩子,我也好想再重新来过一次童年。在这个忙碌的城市,我们脚步总是过于匆匆,作为老师这种匆忙的心态也会影响到学生,总会无意识的表现出自己的急躁,怕他们学不会,自己做不好,总想帮着点,快一点,这无疑会缩短孩子充分自主体验的时间,影响他们对待新事物的感知,所以,我更应好好的向作者学习,调整自己的心态,特别是在课堂环节中,要留给孩子充足的动手操作,实践,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学会让他们在经历中成长。

整本书记录着作者与孩子的点点滴滴,浓浓的母爱之情溢于言表。也让人禁不住感叹每一个孩子都是如此纯真,可爱,充满好奇,给人带来最大的喜悦和安慰。是的,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小天使,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小天使感受这世间的美好!我会努力的!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4

知道龙应台应该是11、2年前,我读书的时候,那时候真是喜欢书,每天要看几本书,然后才恋恋不舍的睡去,但是龙应台的书我从未读过,12年后,读她,是因为我的女儿。一个2岁5个月大的小天使,每天都调皮捣蛋,问题多多的小可爱。在对她的管教问题上,我颇费心思,不停的否定自己,尝试改变。我觉得我应该做一个完美的妈妈,叫她在温言软语中快乐的成长,可是随着她年龄的增加,我开始对她的睡觉、拉尿、吃饭、哭闹丧失耐心。经常会吼叫或者“惩罚”,虽然从未想过去控制她,可是言行上却不由自主的试图控制:你要听话,你该睡觉,你必须吃蔬菜等等……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对记忆中的龙应台有些不一样的认识,一直以为她是尖锐苛刻的,原来她还会如此温柔的一面。

《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读起来的感觉很欢快,很温暖,在孩子睡前书的选择上,妈妈也煞费苦心,孩子是上帝送给女人的礼物,是来自天堂的小天使,她的心纯净无暇,被妈妈小心细致的呵护着。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顺其自然,不需要强求一定要学有所成,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我喜欢他们亲近大自然,喜欢孩子把15分钟的路程走成75分钟而不去责问,喜欢她的放手,更欣喜她的得到。我扪心自问——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勇气?可以给孩子自由,叫她在适当的年龄自己去探索,答案的是否定的,我没有勇气,我不够强大,所以我需要力量,我也要放手,我也要给她那么多自由的爱。

我感慨国内外教育的差距、环境的差距、理念的差距,我改变不了这个社会现状,只能改变自己,不要因为她成绩平平就苛责她,不要因为她没有特长就用别人来比较她,不要因为她没有出人头地觉得颜面无存。我只要告诉她,无论你怎样,妈妈都爱你,最爱你,我的宝贝,只要你健康快乐。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5

有些书需要反复去读,处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吧。人们都不喜欢听别人说大道理,但是却习惯在一些事情上去感悟一些人生哲理,所以,我爱极了诸如此类的文章。

青蛙有青蛙的世界,蝌蚪有蝌蚪的世界。作为青蛙的我已忘记自己是怎样长大,也不能切身的理解蝌蚪的想法。是不是应该蹲下来,做一回导游,给孩子们介绍这个世界的同时也用孩子的视角去看一看这个世界呢?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我们要和孩子一起亲手种下,慢慢的等待他们的发芽、成长。即使最后这粒种子没有发芽,对于孩子来说一起播种等待发芽的过程也是一次成长的教育。龙应台表达作妈妈那种因小生命而细腻温软的感觉,让我也开始想象有了孩子以后的生活。她说,在她眼里喜欢小孩子的是好人,不喜欢孩子的是坏人。作者柔软的笔触,正是陪伴孩子时温软内心的照应。脑海中一直浮现着这样一幅画面: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慢镜头中宝宝和狗狗一起连滚带爬地争相去追空中的飞盘,我在不远处就这么静静地看着,满脸都是幸福。

作为一名教师,班里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家庭教育,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的不同,我们不能期待每个孩子考第一名。因此我们在教育时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发展水平高的学生,你有能力快点就快点,而对于水平稍低的学生,你慢点老师也等你啊!

慢慢来其实是一种奢侈的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淡定从容,是一种对生命最本真的敬重!孩子,你慢慢来,妈妈尽力耐心的等着你长大,爸妈你慢慢的来,请让我像你以前陪我长大那样陪你变老!太阳,你慢慢的落山,让美丽夕阳的余晖多留一会儿,月亮星辰你慢慢的离开,让这静谧温柔的夜更久一些!

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该在的都在,你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汇编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