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报告15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报告1为进一步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厚植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全体师生生态文明素养,辐射带动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生活创建,根据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通知》及市教育局《关于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县教育局在加强组织领导,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规划23所学校开展了20xx—20xx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前一阶段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抓好统筹协调
成立了以教育局局长为组长,局其他所有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基教股、计财股、发展规划和建设股、教育督导室等相关股室负责人、督学责任区负责人和各学校校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强化了创建工作的组织保障。为全面落实创建工作,制定科学的创建工作方案,局分管领导召开了统筹协调会议,商讨了创建工作方案,明确了职责分工,为创建工作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深入调查,科学制定创建工作方案
为全面准确做好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规划,20xx年5月,县教育局对全县所有学校的绿色学校创建基础情况进行了摸底和分类,拟定了创建工作方案,下发了《关于印发的通知》,按要求制定了“绿色学校”创建规划及(20xx—20xx年)分年度实施计划,明确了20xx—20xx年创建工作总体目标(66%)和创建学校(23所)。按照属地原则,我县现有学校35所,其中市属高校1所,县属学校34所,20xx年规划创建绿色学校9所,占比26%,其中高校1所,县属绿色学校8所;20xx年规划创建县属绿色学校14所,占比为40%。
三、围绕创建内容,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各类学校在教育及其他职能部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加强绿色规划管理、建设绿色环保校园、营造绿色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创建要求,切实加强资金投入,强化各项保障措施,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总结前段工作的基础上,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我县20xx年绿色学校创建校对照《省绿色学校创建评价指标(中小学校)》开展了自查自评工作,自查自评结果是8所创建学校能够全部达标,到年底前可以开展评估验收工作。后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继续巩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积极改善绿色环保设施,努力营造和提升绿色校园文化,同时要及时收集完善和整理好创建工作资料,积极迎接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估验收。
四、创建工作成效
绿色学校的创建,不仅绿化、美化了校园,创造了优雅舒适的育人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绿色生态环境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力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学校通过养成教育和生态环境教育,增长了学生的生态环保知识,提高了师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使德育和美育自然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系列创建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爱绿、护绿、育绿意识和高尚情操,带动了小区、家庭和社会的绿色环保工作,扩大了社会影响,促进了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
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报告2双鸭山市田家炳中学是双鸭山市一所市级示范中学。由于香港实业家、慈善家田家炳先生无偿捐资250万元助学,为感念先生之盛德义举,遂决定以先生名字为学校冠名。学校现有学生1160人,教职工188人,专任教师138人,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专任教师90人,占专任教师
双鸭山市田家炳中学是双鸭山市一所市级示范中学。由于香港实业家、慈善家田家炳先生无偿捐资250万元助学,为感念先生之盛德义举,遂决定以先生名字为学校冠名。学校现有学生1160人,教职工188人,专任教师138人,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专任教师9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5.3%,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102人,具有硕士学位或硕士研究生结业的共38人,国家和省级骨干教师24名。在省级以上教学比武和学科竞赛中荣获大奖的有20余人,有两位教师荣获曾宪梓基金奖。有40余篇教育论文、教育论著在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120余人次的200余篇论文、科研成果在国家和省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学术评比中获奖。7人被评为“市级课改最佳教师”,7人被评为“市级课改最佳新秀”。
为了加快学校的发展,市政府决定投入5000万元兴建新校区。XX年,一期工程竣工并顺利实现学校搬迁。新校区位于双福路中西侧,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学校拥有教学楼、艺术楼、宿舍楼、食堂、标准的田径场地、篮球场、排球场、浴池、超市,配备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美术画室、音乐琴房、阶梯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固定资产6000万元。
近几年,学校把环境改造、环境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议程。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努力增强全校师生的环境意识。学校确立了创建省“绿色学校”的目标,做出关于创建省“绿色学校”的决定及创建要求,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
第一、科学有效的管理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1、成立了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亲自负责组织指导
师生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和环境净化的检查评估活动。
2、学校领导班子每学年初都要例会研究制定环境教育的规划。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有检查、有总结。
3、学校领导把环境教育列为学校主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注重优美整洁的育人环境,能使师生产生宽松平静的心理状态和崇高远大的美好情怀,有利于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二、资料积累较为齐全
学校积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积累了有关环境教育资料,包括上级下发的各类文件,工作计划、总结,有关环境问题的论文,学科渗透教案、图片、录像等。此外,学校还订阅了环境教育书刊。
三、利用学校自身设施进行宣传教育
学校特设有环境教育宣传栏,环境卫生公布栏、评比栏;各班也有相关的宣传墙报;环保宣传标语遍布整个校园,校广播站定期报道一些有关环境保护常识,宣传美化、绿化校园,爱护学校一草一木的教育活动。校团委还组织了以环境为内容的有奖征文,美术画展比赛等活动。总之,学校积极通过各种设施方式全面进行宣传教育。
四、接受环境教育
学校领导以及任课教师定期参加省、市环境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学习,出席环保部门组织举办的各类讲座、会谈,这一举措极大提高了师生的环境教育意识。
第二、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教育
一、课内教育
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充分挖掘和开发各学科教材中环境资源,把环境教育有 ……此处隐藏27308个字……的户外场地及体育活动器械,绿草如茵,树木葱郁。目前,以创建“东莞市绿色幼儿园”为契机,积极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及现代化文明意识的合格小公民。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完善领导机制,健全领导机构。
本园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把环境教育纳入幼儿一日生活中,并与各大领域相结合,在各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让幼儿学会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使幼儿获得初步的环境意识和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行为。
本着“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想法,我园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由园长直接挂帅,其下的副组长、小组长及组员涵盖全园教职工,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层层落实,开展了切实有效的环境教育工作。
2、对教师进行强化培训。
要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教师首先要成为“环境专家”。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教师观摩、到其它园参观学习,并为他们提供一些环保书籍、资料。通过学习、讨论、总结,将观念化为具体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行为,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制定了相应的环保教育目标。
在保教工作中,要求教师有针对性的用教育活动及自己良好的行为去影响幼儿、教育幼儿、感染幼儿、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二、重教育熏陶,加强环境教育
1、绿色校园,美化环境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因此,我们利用本园环境建设的熏陶作用,为幼儿创立一个关心、爱护环境的氛围。其中开设了“动物之家”,定期组织各班级幼儿进行喂养,培养他们爱护动物的感情。划分给各班的种植场及本班设立的自然角,通过种植、管理农作物和花草,使幼儿认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2、引导、用绿色启迪思想。
我们从孩子的年龄特征出发,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幼儿喜爱的游戏、故事等形式开展活动。
另外,我们也专门为各级的主题活动,开展了相应的环境布置。
三、家园齐合作,共建和谐社区
我们用“小手拉大手”的做法,让广大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相互活动,扩大和巩固环境教育的效果。通过宣传,绝大多数家长都认可了我们的观念和做法,积极支持我们的各项活动。在“亲子环保制作”及“环保手抄报”活动中,几乎每位家长都参与该环保活动,并充分利用环保材料制作出精美的作品。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设计出精美的环保时装在台上秀出,得到了村民及领导的一致好评。
在开展环保教育的过程中,家园充分合作,相互补充,完善了环保教育的内容,家长们都主动向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环保材料。
四、强抓常规,形成特色
在常规化的基础上,学校逐渐形成了环境教育的特色:
1、立足长效,着眼细微,开展“绿色成长计划”。该计划以每三年为周期,让幼儿的环保行为辐射到家长、学校、社区等。
2、利用家长资源,构建环保教育团队。如在“环保秀”“亲子制作手工”等活动中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家长的功劳。
3、环境文化,实践资源节约,注重校园环境的创设,是我园作为环境教学的重要手段。
五、创建的成效:
通过开展此次“创绿”活动,我园师生的环保知识日益俱增,幼儿纠正了行为,学会了环境保护,并把良好的行为带回家,以此使环境教育辐射到家庭及社会中去。
xx年10月我园选送幼儿环保制作优秀作品共xxx份参加全国幼儿创意美术大赛。其中2名幼儿获得特金奖,并入选全国优秀奖作品集中,另有xx名幼儿获金奖,20名幼儿获铜奖。方巧云园长获得“全国幼儿创意美术大赛组织金奖”,陈xx、姚xx等老师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和百佳园丁奖。
同期,我园老师参加广东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举办的首届广东省幼儿园简易材料教学活动设计比赛中,陈xx和刘xx老师的环保课件《不同的礼物》、《飞舞的蝴蝶和蜻蜓》荣获二等奖。谢xx老师的论文《论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在于“多”》荣获三等奖。
让一个幼儿影响一个家,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甚至整个社会,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让更多幼儿加入到我们的环保行动中,从而形成爱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环境保护是一个永久性的课题,需要我们从行动做起,为了地球的和谐一起努力吧!
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报告15因此,一方面,学校把环境教育与学校“理解教育”工作结合起来。通过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真正体会和认识环境保护的意义。另一方面,学校把环境教育与课堂教育结合起来,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学科课程教学中。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主要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绿色运营,创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
1、确立绿色运营的目标
20xx年度我校在xx年度创建工作的经验基础之上,在xx年度创建工作的收获之中,对绿色学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也确立了更高的目标,将绿色理念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提出了绿色运营的新目标。并在原校园网的基础上完善了绿色校园主页的建设,充分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宣传,普及绿色文明的理念。
2、构建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学校“绿色学校”领导小组的相关部门,根据20xx年度的工作计划,更好地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并启动了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力争使废纸、饮料瓶全部分类回收,资源化处理,白色垃圾减量化,从而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创造和谐校园环境
在我校同仁的努力下,顺利完成科学楼垂直绿化工程和和平楼前的绿化工程,学校围墙透绿工程等基建项目,为我校增添了约220xx多m2的绿化面积。09年的基建项目充分考虑了室内装修污染控制问题、噪声和扬尘控制问题,将基建对教学、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和谐的校园环境为我校带来了众多生态效应。
(二)多形式的绿色学校环境教育
1、绿色教育课程渗透评价体系的完善
我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逐渐将环保教育、绿色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各基础性课程的教学中,把国家关于环保教育的精神贯彻于各科课堂教学中,学校教导处完成了评价指标的制定,这更好地推动了各科教学中绿色学校内容的落实。
而在绿色教育课程不断渗透的过程中,我校的教师、学生都在逐步受到绿色理念的影响,在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中,在各类生态环保科技创新活动中,在环保社团活动中,在环保领域的专利申请和管理问题中,都有着丰硕的成果。
(三)反思在这一年的创建工作中,我校在绿色理念的把握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绿色教育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我校的全体教职员工以及学生,都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了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中,同时在绿色教育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收获,也让我们有了许多的体会和经验。但是我们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我校节电方面做得还不够,三产的用电较多,还需要改进工艺,进一步提高其节电意识,从而更好的达到我校绿色运营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