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群调研报告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群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群调研报告180后人群收看电视时间显著下降的调研? 第13届上海电视节上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人群正在成为中国媒介消费的主力,但“80后”上网时间越来越长,收看传统电视节目的时间显著下降。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副总裁张大钟在上海电视节“国际新媒体产业论坛”上介绍说,我国正处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趋向融合的时期。手机电视、iptv、网络宽频和高清电视等“下一代媒体”的优势正在显现。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的“下一代受众”已经形成规模,即出生于1980年后的年轻人群。
张大钟说,“80后”正在成为媒介消费的主流人群,他们熟悉和掌握互联网,身处日益丰富的媒介环境中,主要通过互联网和各类新型的消费电子产品满足视听娱乐需求。此外,在消费方式上,“80后”们也具有鲜明特点,更加张扬自我个性需求。
调查显示,我国电视观众日益呈现老龄化趋势,平均年龄超过45岁。而“80后”一族收看传统电视节目的时间显著下降,每周少于18个小时。
作为第13届上海电视节主体活动之一,第四届中国国际新媒体产业论坛于13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据悉,这次由上海文广主办的论坛吸引了时代华纳、英特尔、微软、迪斯尼、尼尔森、摩根斯坦利等知名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人与会,将纵论新媒体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人群调研报告2中国身家5亿元以上的富豪到底有多少呢?昨天,中国民生银行与胡润百富榜在京联合发布了《XX-XX中国超高净值人群需求调研报告》。报告预测,中国超高净值人群约17000人,总计资产规模约31万亿元人民币,平均资产规模18.2亿元人民币。这部分人群中以企业主为主。
报告显示,中国超高净值人群84%为男性,平均年龄51岁,主力人群40-59岁。从学历来看,5%是博士,6%在高中以下,42%是研究生,47%是本专科生。从生活习惯看,这些富豪休闲时喜欢看书、旅游和家庭活动,平均每年拥有假期22天,平均睡眠时间为工作日6.4小时,周末6.5小时。
从地区分布看,富豪们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其中北京、广东、上海和浙江的占比最高,均超过10%。他们所拥有的企业近六成已成功上市,其中在国内上市的比例超过七成。富豪所处的行业以制造业、房地产和tmt(科技、媒体和通信行业)为主,占比近一半,其他服务业、投资、重工业、制药和能源也是占比较高的行业。
调研显示,富豪们对企业经营环境持较乐观态度,半数左右认为未来三年内企业的融资便利性、整体经济形势表现、企业家社会地位表现会更好;而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看法则相对保守,43%认为差不多,23%认为会更糟。
超过八成高净值人士表示未来有海外投资需求,而目前已有半数在进行海外投资。海外投资目的以企业国际化和资产配置分散风险为主,二者分别占49%和46%。在海外投资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投资风险评估和了解当地法律税收政策,二者分别占49%和47%。而银行和社交平台成为获取海外投资信息的首选渠道,二者分别占29%。富豪也是慈善活动的主力,其平均捐款金额占平均资产的1.6%,达到2800万。
人群调研报告3饮料行业是中国消费品中的发展热点,目前的人均饮料消费量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料市场潜力巨大。目前补营养、补餐、增强体能和智能、休闲等饮料的开发会更加凸显饮料市场的未来潜力。AdTime为此发布《饮料消费人群数据调研报告》,本报告基于饮料目标用户形态以及线上销售进行了深入调研,并立足于此行业客户实际,提出可操作的策略及建议。
统计数据显示,对于纯净水/矿泉水、茶类饮料,消费者在习惯上没有明显差别,这两类均属于最受欢迎的饮料品类。男性在碳酸汽水饮料、机能饮料方面的消费比女性有更多的需求,女性对于果汁、蔬菜类饮料、含乳类饮料有更大的消费需求。AdTime的数字营销建议为,男性与女性在对饮料品类的偏好上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在不同的垂直媒体上投放相应的广告,能够更精准的定位客户群,如果针对女性用户的饮料,可以更突出卡路里/热量。
消费者对饮料品类的偏好按收入和地域方面的统计为,收入低消费者对于碳酸类饮料有较多的消费;高收入消费者对于咖啡类饮料有较高的需求。不同收入消费群对于茶类饮料、果汁、蔬菜类饮料差异不大,深圳人更喜欢喝纯净水/矿泉水,上海人更喜欢喝茶,北京人更喜欢喝咖啡。AdTime的数字营销建议是消费者行为因地域因素有所差别,因此在进行广告活动时,可以进行地域性的.区分,以达到最优的广告效果。
对于不同性别消费者电视媒体仍为消费者获取饮料信息的主要媒体渠道,互联网已超过户外广告、杂志/报纸、电台等传统媒体渠道成为第二大信息传播途径。另外,饮料信息传播的渠道还包括超市、商场促销活动、朋友或家人推荐。女性消费者更容易接受以上两种渠道的广告信息。AdTime数字营销建议女性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口碑传播,结合相应的垂直网站媒体、BBS、微博,进行EPR推广,将会是较好的选择。
中等收入消费者对超市/商场促销方式获得饮料信息较为敏感;电视仍为最有影响力的饮料信息传播渠道,对于低收入消费者明显。互联网媒体传播的信息对于高收入人群有更明显的效果。AdTime数字营销建议互联网比传统媒体能更有效的覆盖高收入的人群,结合垂直专业网站和BBS论坛进行互联网推广,硬广配合口碑营销,能提高转化率。
不同地域消费者的品牌偏好为纯净水/矿泉水是饮料产品中最大的消费品类,农夫山泉的品牌认知度及受欢迎度为第一,广州、深圳消费者对该品牌偏好略低;上海地区消费者最偏好的果汁品牌为味全每日C。北京、二三线城市消费者认知度最高的是汇源果汁,广州、深圳地区对美汁源品牌的偏好最高,全国(除上海)普遍消费者最喜欢的茶饮料品牌为康师傅、统一、加多宝,在上海地区最受欢迎的茶饮料品牌为三得利、麒麟(午后红茶),均为日系品牌。碳酸类饮料中可口可乐消费者中最受欢迎的品牌,百事在上海、广州、深圳的品牌欢迎度更高,含乳类饮料中,蒙牛、伊利的品牌知名度为最高,上海地区最受消费者喜欢的含乳类饮料品牌为光明、味全,光明为上海本地乳品品牌。咖啡类饮料中,雀巢咖啡是各地消费者最喜爱的品牌,其次为星巴克,机能类饮料中最受喜爱的是脉动,其次为佳得乐。
男性消费者在上网时更喜欢访问新闻资讯、财经类、体育类、IT数码类、汽车类网站;女性消费者则更钟情于休闲娱乐类、时尚美容类、网上购物类、母婴亲子类网站。AdTime数字营销建议:使用不同类型的媒体,覆盖不同性别的消费者,优化广告活动效果。
A ……此处隐藏972个字……以上伤残军人、老复员军人、带病退伍军人占困难总数的91%;从分布区域看,其中有2535户集中在如东、海安、如皋三县(市),占困难对象总数的70%以上。
困难群体一般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生活状况差,即居住及日常生活条件极差,明显不同于当地居民群众;二是家庭无明显固定收入或固定收入太低。
二、困难原因分析
1、因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致困。如优抚对象,年龄都在75岁以上,且70%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慢性胃炎、风湿病等疾病,基本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占92%,年医疗费用3000-5000元的约占38%,5000元以上的约占5%,占优抚对象总人数93%的“三属”、三等伤残军人、老复员军人和带病回乡的退伍军人中的精神病人主要依靠抚恤定补金生活,只能保证基本生活,一但患重病就无力治疗。又如城乡居民中无固定职业和劳动能力者、农村中的五保户等,一旦他们失去劳动能力,就失去了经济来源,成为政府和社会的主要救助对象
2、因企业倒闭、改制,失去工作而致困。即城镇下岗、失业职工中年龄偏大,所谓40、50人员,缺少专门技能,再就业难度大,自谋职业门路窄、办法少,家庭收入减少,生活捉襟见肘,需要提供生活保障,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3、因重大疾病致贫、返贫。因为家庭成员患癌症、糖尿病、肾炎等重大疾病,不仅丧失劳力,而且支付高额医疗费用,直致倾家荡产,继而又常年服药,导致家庭急剧贫困,沦为新的贫困一族。
4、因残疾而贫。全市现有残疾人34万多,其中仅有30%左右的残疾人有一定的劳动能力,绝大部分残疾人参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工作的能力很弱,有不少残疾人一点劳动能力也没有,有的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家人的照顾。有的夫妇都是残疾人,双方都有缺陷,有的子女又先天不足,属凑合型家庭,生活水平可想而知。
5、因其它原因致贫。这些家庭因突如其来的车祸、火灾、工伤等天灾人祸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造成了家庭贫困。
三、保障情况及存在不足
从1997年开始,xx市对城市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困难群体实行低保,经费统一由财政供给。通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由临时性救济向统一地区标准、统一发放时间(按月)、统一发放形式的转变,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从1998年开始,我市在试行的基础上,又全面推行了农村低保,从而实现了城乡低保全覆盖,实现应保尽保。对优抚对象补助标准也是逐年在提高,重点优抚对象补助标准普遍提高。但由于城乡低保资金不足,相关制度还不甚完善,与困难群众的期望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1、困难群体收入不足。由于弱势群体的劳动能力、素质偏低等原因,他们很难通过发展生产来改善生活,也难以找到合式的工作来增加自已的收入,加上水电气价格及主要农业生产资料还在上扬,使政府为他们增加的有限的低保补助,在生活资料价格上涨后把这部分增加抵消殆尽,以城乡低保人群为代表的低收入者的生活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2、标准不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是对困难群体的托底性保障,是扶助弱势群体实现基本生活需要的最低限度。低保月补差以家庭人均收入的核算为基础,来界定补助对象,确定补助标准;五保集中供养稍高的,生活一般还可以,分散供养的较低,生活相对困难;优抚补助由于县、镇(乡)两级财政紧张,负担较重,全面提高优抚待遇难度大,形成了地区间优抚对象抚恤标准有差距,同时也制约了解决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部分优抚对象生活困难未得到根本解决。
3、配套措施少。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扩面进展缓慢,城镇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和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参保率低,将会带来社会困难人群的增多。对困难群体,目前除了政府补助保障外,来自其他方面的相应照顾较少。在城市,困难群体的就业、住房等方面的优待政策还不完善;在农村,困难群体在看病就医、子女就学、煤电水供应价格等方面和其它群众一样,尚没有相应的优惠照顾。同时,社会救助体系不健全,来自社会其它方面的慈善捐赠较少,社会救助资金来源单一,对困难群体的解困工作难以实现“综合效应”。
4、照顾照料难。困难对象人员多,分布广,战线长,管理照顾十分困难。现在农村中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留下来的都是老弱妇幼,有的自己生活都不便,很难再去照顾困难户了。对困难群体的管理基本上是以县、镇(乡)或街道民政部门为主,村组、社区干部为辅。在实际工作中,因镇(乡)街道拆并改革,人员精减,专职民政干部少之又少,除应付大量的日常工作外?熏无能力顾及困难群体的管理工作?熏因此?熏造成对困难群体的管理信息收集难,政策落实监管难,拓展服务配套难。
四、扶助困难群体的对策
1、加大解困力度。主要是建立城乡低保、优抚对象补助自然增长机制,逐步形成政府公共财政体系,适时提高城乡低保、优抚对象、五保对象、精减下放老职工补助标准,改善困难群体生活。仍需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完善自然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各类困难群体补助标准。
2、健全医疗保险救助制度。积极推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合理确定对象,农村五保户、特困户及长期失去劳动能力、常年就医的慢性病患者,帮助他们筹措保金,对拿不出钱来参加保险的特困户,通过组织垫、亲邻借、社会捐、政府济等途径,解决投保金问题,使他们在生病后能得到较高或全额补偿。从而防止弱势人员错失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带来新的生病失医、因病致困,同时完善大病医疗救助制度。
3、完善优待配套措施。进一步加大对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努力减少未来老年贫困对象。对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体进行拉网式排查,摸准底数,分清对象,界定范围,明确是救助为主,还是帮扶为主,建立城乡低保与发展生产、促进就业联动的机制,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农村特困户,给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对城镇中就业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的对象进行就业服务登记,并通过培训推荐就业或实现自谋职业来脱贫,以及完善城镇住房救助政策,建立就学救助制度等等。对精减下放老职工生活费、死亡职工遗属生活费等困难群体切身利益问题,适时统一调整他们的生活费标准,改善他们的生活,促进社会公平。
4、发展慈善事业。发展慈善事业应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必要补充。目前,虽然我市大力倡导和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但起色不大,只有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和参与慈善事业,营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社会新风尚,争取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解囊相助,努力扩大筹资渠道,才能够让最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得到更大的温暖。
5、加大管理服务力度。加强基层民政机构建设,切实解决基层民政力量薄弱问题。真正使面广量大的基层民政工作有人做,困难群体有人关心,保障工作及时到位。在管理服务方面,要发挥基层干部作用,在充实基层力量的基础上,通过当地镇乡、村组干部要多关心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定期为他们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扶贫方面,重点是完善落实三项制度,一是完善落实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制度;二是完善落实结对帮扶制度;三是完善落实联系走访制度,及时了解帮扶对象情况,切实为他们排忧解难。